阜阳王自御书房与皇帝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分享了近年来在福州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后,便悠然回到了京都的阜阳王府。
他没有急于上朝参政,而是选择了一种看似闲适实则深沉的生活方式,每日在王府中逗鸟赏花,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皇帝也并未因他在平叛中的卓越功勋而给予特别的奖赏,这一切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太子因广益城叛乱一案被禁足,无疑失去了皇帝的宠爱与信任,这对于其他有资格的皇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向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发起冲击。
然而,阜阳王却并未被这种表面的机会所迷惑。
他深知自己的父皇,那位深不可测的帝王,心中有着怎样的权衡与考量。若是在此刻表现出对皇位的过分渴望,很可能会被皇帝误解为广益城叛乱的幕后黑手,即便不会遭到实质性的惩罚,也定会失去皇帝的信任。
因此,阜阳王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他故意在他的父皇面前展现出只想带兵打仗,对繁琐的朝务毫无兴趣的模样,以此来麻痹皇帝的警觉心。
同时,他在暗地里精心布局,让自己在朝堂上的亲信们多为他说好话,塑造一个忠诚、无私、只愿为国效力的形象,以此来巩固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阜阳王深知,“简在帝心”这四个字的分量。
他明白,只有真正得到父皇的认可与宠爱,才能在未来的皇位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最佳时机的到来,等待着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赢得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
在阜阳王府的深宅大院中,阜阳王看似悠闲地逗鸟赏花,实则心中早已翻涌着波澜壮阔的权谋大戏。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真正的王者之道。
阜阳王近来在府中思量与观察,对皇帝特别看重谢六这一现象感到十分好奇。
谢六从一个卑微的出身,被一路提拔至子爵之位,且深受皇帝信任。
一路从扬州回来的路上,谢六似乎刻意与他保持着距离,他当时也未太在意谢六,所以当时没有什么接触。
皇帝对谢六的特别眷顾,不得不让阜阳王心生探究之意。
然而,御前侍卫所是皇帝的禁区,他深知不可轻易触碰,于是决定亲自拜访谢六,以了解其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阜阳王带着两名侍从,轻车简从地来到了谢六位于柿子巷的居所。
听到通报,谢六开门迎接,阜阳王进屋后发现,这里除了谢六,居然连一个照顾生活的仆人都没有,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
阜阳王好奇地问道:“谢爵爷,请恕本王冒昧啊。听说父皇要赐你一栋豪华的爵爷府,还有一千名婢女供你使唤,你拒绝了。这是为何呢?”
谢六听后微笑着请阜阳王入座,一边泡茶一边解释道:“殿下请坐,见笑了。臣一个人生活更自在,臣是个粗人,武夫出身,不需要人伺候。而且现在这个院子也是圣上御赐的,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阜阳王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杀人不眨眼、武力超群的谢六,此刻却一身黑衣,微笑着泡茶,与传闻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不禁啧啧称奇。
随后,阜阳王与谢六聊起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话题,但谢六却敏锐地察觉到,阜阳王的每一句话都暗藏试探之意。于是,他巧妙地打着太极,并不认真回答,始终保持着警惕。
聊到正午时分,阜阳王邀请谢六一同前往登高楼用餐,却被谢六以还有公务为由婉拒。阜阳王并未在意,洒脱地离去。然而,在离开时,他的心中已经给谢六贴上了“不简单”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