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晨曦伴随着阵阵炮仗声悄然降临,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喜庆的外衣。谢六从睡梦中醒来,耳畔回响着喜庆的鞭炮声。
谢六起身,开始了新年的传统习俗。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对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大门的两侧,红纸上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平安顺遂。
随后,他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为自己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他品尝着的每一个饺子都是秦潇冉给他采买的,感受着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满足。
饭后,谢六来到屋子的正堂,那里没有牌位,因为他既不记得父母的姓名,也无从打听。同样,他也不知道那位救了他、传授他武艺的老道姓甚名谁。因此,他从未为任何人立过牌位。
但在这个特殊的新年,他心中却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想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安宁。
于是,他点燃了一炷香,虔诚地插在香炉之中。香烟袅袅升起,带着他的思念与祝福,飘向远方。他闭上眼睛,心中默默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勿念。”
新年新气象,谢六也换上了秦潇冉为他精心准备的新衣服。这套金边绯红的武士袍,是秦潇冉特意为他定做的,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平安喜乐。
穿上新衣的谢六,整个人仿佛焕然一新。金边在绯红的底色上熠熠生辉,既彰显了他的英武,又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袍子剪裁得体,贴合他的身形,将他的英姿飒爽展现得淋漓尽致。
谢六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着自己。他不得不承认,秦潇冉的眼光确实独到,这套衣服穿在身上,让他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连心情都变得格外愉悦。
“新年就得穿得喜庆,得开心。”秦潇冉的话在他耳边回响,他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
随后,带上了“含霜”,他走出了家门,融入了新年的喜庆氛围中。街道两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相互祝福着新年的美好。谢六走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来自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今年新年,尽管谢六依旧是一个人度过,但他的心境却与往年大不相同。没有了往日的孤寂与落寞,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他漫步在京都的街头巷尾,脚步轻盈而自在。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南城。这里与他熟悉的北城截然不同,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内河交错,小桥流水,乌篷船悠悠划过水面,很多船家都是住在船上的,所以新年依旧在叫卖着货品,船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热闹非凡。
谢六沿着河岸漫步,欣赏着这独特的风景。他走过一座又一座桥,每座桥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故事。他驻足在桥头,望着河面上缓缓行驶的乌篷船,听着船夫悠扬的歌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谢大人,不,谢爵爷,别来无恙。”这突如其来的问候打断了谢六的沉思,他缓缓转过身,只见高句丽的继宁公主李淑宗正带着温和而又惊喜的笑容站在他身后,她的侍卫长金诚紧随其后。
李淑宗一身华丽的装扮,白衫打底,罗裙艳红,外披绯红羽袍,头戴白色狐帽,端庄中不失雍容,笑容满面地看着谢六。
谢六行了一个礼,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公主还在大懿?真是没想到。”
他确实感到惊奇,自半年前护送高句丽使团入京后,他便再未见过这位高句丽的王储。去扬州时,他已听说高句丽使团已经回国,没想到在这新春佳节,居然在京都街头再次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