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样的,不热闹,不繁华,才是比较舒服的生活方式。
而且去花园新村,基本半天就够了,上午八点多出发,到了中午回来,下午可以安排点其他活动。
去花园新村,也不用坐车,不用花车费啊。去了市区,总要买点东西,那时候,毕竟还没有收入,谁的手头也不是很宽敞。
我是经常和东北赵伟的室友,或者和广东潮州的阿秋一起去逛街啊,我们都叫他阿Q。
我还记得,那时在学校里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还有一本是路遥的《平凡世界》。
这两本书都很好看,《雅舍小品》,梁实秋用风趣幽默的笔法,描述了日常生活的琐事,让我们感觉的无聊生活中的有趣。尤其是他谈中国人吃瓜子,那一段,写的有趣极了。现在这本书,不知道躺在我家里的哪个角落里。
《平凡的世界》是我的心灵第一次感觉到了震撼,走进了我的内心里。以前看书我会觉得很好看,又很意思,但是这本书第一次觉得,我会和主人公生活在一起。那时,有甚至有冲动要写信给路遥,为啥最后把田晓霞给写死了。后来一打听,路遥已经逝世了,颇有遗憾啊。多少年后,人生的洗礼,才让我明白书里很多道理的。这本书,后来不知被谁借去了,不见踪影,果然除了书和老婆不能外界啊。
学校毕业后,我又买了一套《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我看过至少四五遍的《平凡的世界》。
那时,周末我们去市区,也只是呆在宿舍里比较无聊,三五成群约上去逛逛啊。
去市区,在花园新村那边坐公交车,是12路还是2路我忘记了。坐了十来站,就到了百货大楼站下车,就是市中心了。
我们一般也都在这个附近逛,虽说经常去百货大楼,但是也没在里面买过东西,太贵了买不起啊。
在旁边有南大街,南大街上有个小商品的市场,里面有很多卖衣服的铺位。这几年的衣服,我大多这里买的啊。
那家过桥米线店和牛肉煎包店,也在这个区域,我们基本每个月来一次吧,买件衣服或者裤子,或者鞋子,还有些零碎的小东西。
书店也在这附近,那时候的时间感觉过得很快啊。
市里面有一个红梅公园,我们也就去过一次吧。因为都是男的,谁会没事逛公园啊。
市里面还有一个天宁寺,也是千年古刹,那时候对这种寺庙类的,没啥感觉,也就到此一游吧。
工作以后也去过一次,感觉天宁寺有点市井的味道了,不如读书的时候那么清静了。也许是我对自己的心境变化了。
有很多历史上名人出生在这座城市,也有很多故居。那时候没有手机导航,都是买一张地图,到处逛啊,经常找半天。
有一次,我们问一个交警,他给我们指的路,也不对啊。我们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目的地。
这里还有条古巷,叫篦箕巷,在运河边,现在变成古运河进行申请非遗了。
那时候,市区感觉很小,就是一个公园,一座寺庙,一条南大街,其他地方都是郊区,或者不存在。
好吃的美食也很少,就是过桥米线和牛肉煎包,还有拉面。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这里,依旧感觉没有啥好吃的东西,原来喜欢的美食都见不了。
那时候的城市里,有很多各种的小巷子,我还是蛮喜欢这样漫无目的的闲逛。我觉的这也许就是正常应该有的心境吧。也许一无所得,也许已经得到了。安逸的本心就是最好的收获吧。
不求,不慕,跟随本心而行,这个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