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寻墓源已经介绍完,想要得到墓穴准确的方位,必须要结合定墓位的十二道,前后两者缺一不可。
中卷定墓位,在上卷寻墓源中能够确定墓穴存在的基本信息,依靠基本信息最多只能划分出墓穴所在片区中的大概区域。
相当运用了排除法,先画出一个大圆,在大圆范围中再圈出小圆,即墓穴的真正方位。
想要确定一个墓穴的具体方位是最不容易的,前提要懂基本风水并且了解各个朝代历史阶段的墓葬风俗,甚至是在没找到和没下墓之前能够掌握到墓主人的历史和个人情况,结合寻墓源信息中的墓穴分类和墓穴朝代的丧葬方式,来确定墓的大概位置。
中卷定墓位的十二道,分别是:
天道、地道、看道、测道、摆道、算道、收道、活道、闻道、听道、惧道、无道、
定墓位,共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形未动,观形即可定;以天道、地道、看道来定。
墓穴所处的片区范围并没有经过历地壳运动或山川河流改变,便可通过天道、地道、看道来断定墓穴位置。
天道:所谓天道,风水中的一部分,万物沧桑终会变,日月星辰永不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分早中晚,季节不同,时间点不同,则日月星辰来说参照的方位也会有相对不同的变化。
以日为准,日照是东升西落,大观风水以天定,分三吉,分别是“吉时,吉位,吉地,”找出三吉,即可圈定墓穴位置。
天道以光亮为准,划分为黑天白天,就拿山脉来说,早上看山如迷烟,晚上看山黑连天,风水中早中晚的时间段晨光和霞光最为金贵,总意为紫,紫在五行中属金,那么大观风水看三吉则在这两个时间段最为准确。
黑天则为夜晚,当然,天狗食日天象不常见,若遇天狗食日,则非吉时,夜晚则是重观星象,山川河流全部不做参考,以星象定吉位。
吉地,通俗来说是好位置,一块平地也好,一座山林也罢,想要踏入或进入,总会有易和难,钝和锐之分,风水来说墓葬之吉地,必须要眼观、耳辨、鼻闻来确定吉地。
所以天道的核心在于选择吉时、吉地、吉位。
地道:本层面所述“形未动,观形即可定。”其中地形最为关键,开阔之地可直观,山林之处则需多观。
根据地形来说,地道重点运用排除法,来锁定墓穴位置,古有墓葬三个“十”,分别是:十不葬、十不向、十忌。
十不葬:
一不葬深沟险壕之地、二不葬溃穴残坝之地、三不葬巨石怪石之地、四不葬黄草树枯之地、五不葬虎头狗尾之地、六不葬风吹流口之地、七不葬喜聚人居之地、八不葬独山盲头之地、九不葬泥塘黑水之地、十不葬神灵鬼咒之地;
十不向:
一不向峰桥物挡、二不向水流路口、三不向下坡竖口、四不向匠凿怪石、五不向纵错杂乱、六不向死地怪异、七不向佛像人位、八不向丘凹凸起、九不向上压众围、十不向无山无水;
十忌:
一忌四水环抱、二忌前无生路、三忌斜山背坡、四忌蛇山勾脚、五忌两山夹路、六忌蚁穴断路、七忌后无坚盾、八忌风口水路、九忌两水合聚、十忌树折阴霾;
地道便通过以上三个“十”排除法,来锁定墓穴位置。
看道:前面所述大观风水以天定,那么重观风水以“看”定,此道重点则是风水,形未动,结合上面两道,看风水穴位,来锁定墓穴位置。
关于风水,在此不过多讲解,大穴风水共分为四大类:阳穴、阴穴、活穴、死穴;当然,每类穴位有好即有坏,此段只讲述好的风水穴位。
阳穴以“龙”为首,风水中,龙代表着山脉,成龙之山脉,定有龙腾虎跃之势,看似动然而并非动,最好的龙穴称为龙脉。
阴穴则以“水”为首,水为大地之母,多有母亲河之类名称可以做简解,水又可换作水气,那么尊穴脉气多沿水或气而行,寻龙定穴,可参考水或气的存在形态、方向、大小做为依据,锁定墓穴位置。
活穴以“动”为首,举例春夏秋冬的树木,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落叶,冬天枯枝。
墓穴是死物,但随着时间、季节、气候等变换,会在墓穴范围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水景象,以此来锁定墓穴位置。
死穴以“静”为首,死穴是活穴的演变,形未动却风水动,当风水不对的情况下,死穴是相对难锁定位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罗盘定位。
结合上述其它两道方法,锁定墓穴位置。
第二个层面,形微动,观形不可用,重塑之形方可定;
意思就是墓穴位置经过时间推移,地壳运动使得整体山川河流等发生部分变动或变化,那么以天象或风水基本上确定不了墓穴具体位置,可以靠测道、摆道、算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测道:形微动,可查痕,山川河流发生变化一定会留下痕迹,寻着痕迹经测后,可以还原其原始的地态地貌,微动的情况下,还原起来并不困难。
一般采用对比测、丈量测两种方式进行遐想式和绘图式还原,原貌还原之后,便可运用第一层面的天道、地道、看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摆道:此摆道,重点在于“摆”字,从古至今兵家最擅长于战防布局和沙盘推演,但凡出兵必先做好地标,以观地势或标明兵塞要地,再依据地形进行兵力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