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正德皇帝朱厚照 > 第17章 白龙渔服正德坐牢 狐假虎威刘瑾勒索(一)

第17章 白龙渔服正德坐牢 狐假虎威刘瑾勒索(一)

正德过上一把掌柜的瘾,直接去西苑豹房。

西苑开店铺后,他见御史没有吭声,便在去年的六月份大规模兴建豹房。

春节期间正德一直住在豹房。

住在豹房,他得到意外的惊喜。

原来住在乾清宫,宫中耳目众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一个新政令尚未发布,各方势力已准备阻碍,以致行政不畅。

住进豹房,全都是亲信,明显感到政令畅通,如臂使指。

正德也因此害怕。每个人都义正辞严,但大都为私利。大明政治烂透了。

豹房是正德自己设计的,他将殿宇设计得好比迷宫,若非熟门熟路,进去很可能就出不来了。

正德拒绝平庸,他住在豹房里不仅因行政改善很有成就感,而且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祖宗建的宫殿,正如老太妃说的鬼气森森,总让正德浑身不自在。

气势恢宏的宫殿似乎无形的条条框框,沉重地压在他身上。实则是无数的吸血虫叮在大明朝这个躯干上,让他深感力不能胜,几近窒息。

以豹房为中心,政令畅通,他似乎才呼吸到新鲜空气,并有信心打死身上的吸血虫。

内官于经是西域人,他已离开刘瑾,在马永成身边办差。

正德住进豹房后,于经弄来的二十几个西域女子,让正德大为着迷。

为着更热闹些,正德让他的义子们也住进豹房。

既然令行禁止,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胡天胡地混玩,整天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以此来排遣失余甘的苦闷。

他指派廖堂和潘干与内阁、司礼监联络,有大事通过他们奏报。

会试将近,焦芳和内阁另外三个大学士闹得很不愉快。

事情还得从满刺加入贡说起。

正德二年满刺加使者端亚智入贡,使团中有个通事名叫亚刘,本是江西人,原名叫萧明举,因犯罪逃到满刺加,改名亚刘。

亚刘贿赂大通事王永、序班张字和礼部郎侯永等人,伪造印符,沿途骚扰驿站。

他们回国到广东时,亚刘谋杀端亚智,将朝廷赏赐的财物洗劫一空。

焦芳因为彭华的缘故深恨江西人,广东上报满刺加使者被劫杀,正是乡试忙得不可开交时。

焦芳就在奏章的拟票上批奏:

“江西士俗,故多玩法,如彭华、尹直、徐琼、李孜省、黄景等,多被物议。宜栽减解额五十名,通籍者勿选京职,着为令。”

他批奏中的“解额”就是各省举子应试的名额。

举人参加会试每个省都有定额,南北直隶省最多,以一百人为限,其他各省参差不等,云南最少,只有二十名。

焦芳一下要裁减江西五十名,而且做官的都不能当京官,这样的大事他哪能自个儿打板拟批呢?

其他三个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和杨廷和当然不干。

他们一看到焦芳的批示就跟他闹起来。

焦芳虽然年过六旬,脾气还是大得很,一上火就双眼红赤,粗着脖子大声嚷起来:

“江西有什么好东西呢?宋朝王安石、元朝吴澄不都是江西人?我看江西的乱臣贼子应当向天下公示,从今往后不要轻用江西人。”

杨廷和忍着气说:

“你因为一个盗贼将江西人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要裁减江西的解额,内阁这么处理事情能让人心服吗?什么地方没有出过奸贼呢?再将宋、元人物也翻出来,就不怕贻笑天下吗?”

焦芳脖子一梗说:

“难道不是这样吗?江西出过这么多乱臣贼子,内阁用人不予考虑,是对国家不负责。”

杨廷和年轻气盛,文斗搅不清就想来武斗,他捏起拳头要往焦芳身上招呼。

李东阳和王鏊忙劝住他。

李东阳比较了解焦芳,而且这事也不是内阁说着算,票拟其实就是请旨定夺,最后打板的是刘瑾。

他私下里对杨廷和说,跟焦芳论理徒费口舌,还得罪他,不划算。

后来刘瑾拍板,同意裁掉江西五十个名额。

李东阳等人据理力争没能说服他,便想利用张彩出面摆平。

张彩已升任吏部右侍郎,因为用人问题跟焦芳也有矛盾。

原来焦芳仗着刘瑾撑腰和阁老的身份,不时开出名单要张彩照单提拔。

张彩应付不过来,不能全如焦芳的愿。

但他跟刘瑾也是铁杆子,应付不过来就不大买焦芳的账,两人的关系有点紧张。

李东阳想利用他们的矛盾,通过张彩摆平这事。

这天,李东阳和杨廷和约张彩赏花。

张彩也不知怎么搞的,首辅和次辅联袂来访,他竟没有出门迎接,而是让门吏转达他的意思,请他们先行去赏花,他随后就到。

杨廷和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东阳比他入阁早得多,肚子撑大了,不当回事地笑道:

“张侍郎竟将我们俩人当他的僚属对待。”

杨廷和没有吭声。李东阳接着说:

“为江西五十名举子,丢脸皮也是值得的。天下有几个人能像你十二岁就中举人,像我十八岁就中进士?大多数人熬白头发也没能得到功名,相比之下我们受点委屈算什么?”

内阁整天为这事吵闹不休,刘瑾总算答应不裁减江西举子的名额。

可他的老家陕西却增加到一百名,跟南北直隶一样,焦芳的老家河南也增至九十五名。

廖堂汇报完这些事,正德问:

“朝臣都瞧不起李东阳,到底怎么回事呢?”

“回万岁爷,奴才也不清楚。照理大臣物故或者翰林院诸先生的父母物故都请大学士写碑文,去年康海的父亲去世没让李东阳写,那也罢了,原兵部尚书刘大夏竟自己先写自己的碑文。李东阳问他,倘若大臣都像刘老爷子自己写,诸学士的文章就没有用了。刘老头说,先生们的文章都是记大功德的,我怎敢在死后麻烦你们呢?”

正德弄不明白。

“刘大夏是什么意思?”

“回万岁爷,奴才听说刘大夏不满李东阳为刘瑾的父亲写过碑文。他觉得给刘瑾父亲写过碑文的人,以后给他写碑文会玷污他。”

“刘瑾的父亲不是追封一品吗?李东阳给他写也没有错呀!”

“刘大夏看不起内官。其实前朝大学士像万安等人都给内官写过碑文,钱宁干叔叔钱义的碑文就是万安写的。”

正德沉思片刻,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