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色渐渐近了黄昏,气温也慢慢降了下来... ...
谢家家祠落锁的大门,依然没有半点动静。
她只晌午吃了那几筷子的东西,这会儿早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看来,到哪儿都是受罚的命。”霍桑华轻叹一声,自嘲道,幸好她早就习惯了。
随即就打算摸出身上藏的干粮,先垫一垫肚子再说。
可直到手底下摸了个空,才恍然间想起... ...
自打换上那嫁衣,她就没有再往身上藏吃的了。
唉,今晚怕是要饿着肚子了。
不过还好,她还活着... ...
门外传来脚步声,霍桑华竖着耳朵听,隐约听到清槐和郭嬷嬷的声音。
清槐抱怨说,谁知道这女人干了什么好事,守宫砂都丢了,这事情闹到齐妃娘娘跟前去,连齐妃娘娘都抬不起头。
郭嬷嬷让她别说了,小心被人听了去。
谁知清槐更加来劲——
“她敢做,为什么不敢让咱们说!不过就是一个庶女罢了,若不是全家遇害,陛下感念霍将军的功德,将她留在了宫里,以她这样的身份怎有如此好命。可惜啊,有的人一朝飞上了枝头,还是改不了下贱的命!”
“好了。”郭嬷嬷倒是“和善”了许多。“别再说了。”
“嬷嬷,不知... ...我们会如何?可会受她的连累?若是她因此事被谢家休弃了,可还能回到宫里?怕是不能了吧,那我们会留在谢家,还是回宫?”清槐刻意提高了嗓门,好像是故意要说给里面的人听。
霍桑华有这样的下场,她很是满意,可唯一担心的是,她们也会受到霍桑华的影响。
“... ...若是谢家定要休弃了她,宫里自然是回不去的,她若是齐妃娘娘亲生的女儿,说不准齐妃娘娘好心,会在宫外给她置一个安身之处。可如今因为她,使得齐妃娘娘脸面尽失,齐妃娘娘怎还会愿意管她呢!”
郭嬷嬷也像是故意的一般——
她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进了霍桑华的耳朵里。
像是她们已经坐实了霍桑华逾矩之举,定会被谢家休弃,然后... ...
“哈哈哈... ...那可就惨了,谢家也不要她,宫里也回不去,齐妃娘娘那边就更别说了。那她以后可怎么办才好?”听上去,清槐很是关心霍桑华以后的处境。
若不是那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讥笑,保不齐真有人会信。
郭嬷嬷叹气,“若是如此——那便只有一个下场了,那就是削了头发找个偏僻的寺里出家!从此再也别想其他的了,青灯古佛,残此一生罢了。”
她听着外面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热闹,本想作罢,却忽而勾起了嘴角。
这双簧唱得真好。
清槐问起她们以后的去处,郭嬷嬷说那便要看齐妃娘娘的意思了,若是齐妃娘娘开口,她们自然是要回宫里伺候的。不然,就会留在谢家,但总归会好过霍桑华... ...
“所以说啊,这做人就要检点一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都要清楚才是!别到时候惹出祸端,还连累了一直帮助自己的人,那就不好了。”
郭嬷嬷言外之意,是霍桑华一个不检点,连累了齐妃娘娘。
“嬷嬷别生气,”清槐又在郭嬷嬷面前装起了懂事识礼,她语气温柔,七巧玲珑心百转千回,似有了别样的打算。“霍桑华虽是自小养在齐妃娘娘身边的,可向来不服管教,她从小没了父母教导,又怎知什么是规矩!嬷嬷与这种人生气,实在犯不上!”
郭嬷嬷的声音顿了顿,好半天才感叹了句——
“还是你更规矩些,若嫁到谢家的不是她,是你,齐妃娘娘也可以省去了许多的心思!”
“若当真规矩,怎会在主人背后议论,平白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门外传来谢舒的声音。
原本听着她们俩你一句我一句无动于衷的霍桑华,立刻打起了精神。
之后就听不到什么了,不多会儿的功夫,祠堂大门被打开... ...
谢舒身披宽大挺阔的披风,款款挪动步子,正朝着她走来。
她有片刻失神,随后缓过神来,缓缓起身,“大公子?”
下意识顺着谢舒走来的方向,朝着门外看去,只见谢舒身边那个叫廖斌的——守在了门前,方才还得意讥讽她的几人,受制于廖斌的一身杀气,规规矩矩地跟一旁站着,多一个眼神都不敢向里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