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兵?
发兵是不可能发兵的!
大荣皇城,上朝的大荣当代国君看到快马加鞭的战报,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慕容炎再怎么气疯,也知道身有缺陷的皇子难以继承大统,杀了一批人,面对将领们心惊胆战的眼神,他冷静了下来。
本朝确实重文轻武,那武将朝臣也不是想杀就杀的。
一番威逼利诱封了口,慕容炎打定主意慢慢找时间让在场武将不经意的死去。
在他看来,唯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身为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皇子,一辈子顺风顺水惯了,慕容炎心知绝对不能令此事传出半分风声。
大荣朝皇帝体弱少精,这几代后宫里长成的皇子不多不少,这一代皇子有六个。
慕容炎排行第五,生母是宫中宠妃。
以往他仗着父皇宠爱没少给兄弟们使绊子拉仇恨,退出继承权的争夺,无论上位的是谁慕容炎都轮不到什么好下场。
要知道古代皇权集中,皇帝可不是什么英明神武的代表,他们可以称之为权利扭曲的怪物,权利集合体,孤高多疑任性。
慕容炎隐瞒了他的缺陷,上报的是捅腰子的一刀还有腹部长长的一道口子。
当朝皇帝慕容佶心疼之余,确实有几分惊怒异常,脸色分外阴沉。
在他看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沈家不是世代忠君爱国吗?
惹了他的疑心,沈琮这老匹夫反抗他的意志简直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
还有那个宸王妃沈琼,竟敢逃跑,谋杀亲夫!
慕容佶气的脸色铁青,端起手边的茶喝了一口消了消火,坐在龙椅上向下俯瞰。
语气意味不明。
“此事,众爱卿如何看?”
众臣:我们能坐着看吗?
朝堂上文武大臣面面相觑,文人反应过来后鄙夷的瞪了一眼,重新看回文人阵营里的同僚。
武将阵营里,莫名其妙挨了一眼瞪的武将摸不着头脑,看向同样一脸茫然的同僚。
倒数第五排的文官手持笏板走了出来。
他平日与太尉高遒走的近,方才接收到高太尉的眼神,赶忙出来试探帝王心意。
肃着脸沉沉一拜,语气悲愤。“依臣所见沈琮此举是乱臣贼子,应该通报全国定为叛军,发兵清缴!”
在众臣子看来,靖宇帝再怎么怂那也是天子!
天子一怒浮尸百里。
平日五皇子最得圣上宠爱,何况沈琮的性情他们都了解,届时威逼利诱,定叫此僚回来自首认罪。
文臣队伍最前端的三朝元老,眉头一皱发现并不简单,这两父子最喜欢做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众臣们还是太年轻。
有人带头,文武朝臣出来不少官员沉声道。“请陛下下令,以正天子威严!”
说话间上首的慕容佶脸色更沉,黑的仿佛要滴出水来,正正正,正你妈了个头。
要知道,他是谁?他可是以佶为名的大荣朝皇帝。
这注定了他一生不凡,绝不循规蹈矩。
随着朝臣们的愤愤然,慕容佶心下越来越发虚,本来怒火上头的他想到沈琮异常勇猛的战绩,从未如此冷静过。
暗道,绝不能开战!
他这不是怂,是从心,他慕容佶一生热爱和平。
要不…给大真爸爸进贡?请大真爸爸来整治沈琮这个谋逆叛臣?
朝堂上各抒己见,平日对大真的主战派主和派掉了个个,主和派群情激奋,主战派苦口婆心。
有句话叫耗子扛枪窝里横。
主和派畏大真国凶残彪悍,对沈琮则自谙了解,沈琮说好听叫忠君爱国,说不好听叫做愚忠,困于义气好拿捏。
可惜上首的慕容佶不是这么想的。
慕容佶本就疑沈家功高盖主,有篡位谋逆之心,眼见担忧落到实处,反而不怎么敢再逼迫沈家军。
在他看来,正常人哪会在意什么忠义。
万一一怒之下起兵造反,率领十万大军打回都城,回想此前的逼迫,慕容佶是坐立难安。
高遒皱了皱眉,余光窥到上首慕容佶阴晴不定的神色,心下猜出七分。
手持笏板显出成竹在胸之态,气沉丹田扬声道。“圣上,臣觉得此事不可!”
“沈琮狼子野心,大真国虎视眈眈,各地叛乱频频传来消息,此内外交困之时。”
“容他沈琮气焰嚣张一时,望圣上为黎明为我江山社稷,韬光养晦,且忍这一时之气!”
一番话说完,方才纷乱的朝堂霎时间就是一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总觉得这番话在哪听过。
这不是主和派拿来说大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