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周威照旧每天中午都会去门卫室和赵青林一起吃饭。而直到培训后的第一天,周威又一次见到他的部门经理,就是面试那天坐在韦江河身边的段石磊。
其实段石磊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信息部经理,他的职务是办公室主任,兼信息部经理。
段石磊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他是学工商管理的,只是自己略微懂一些计算机,就把集团的信息计划部挂在了他的名下
而段石磊对计算机的有限知识,仅限于会装个系统。而且公司虽然大楼里办公人员上百人,但有自己电脑的员工不足三十人。就光是销售部三十几号员工,都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手一个小本本,一个墨水钢笔,不出差的时候就在公司里打电话。工作时间长的员工,抽屉里的小本本已经摞的半人高了。
段石磊和周威的第一次工作上交流,大家都互相安心了许多。周威的安心来自于段石磊对技术的一知半解,他觉得这里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能施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段石磊的安心是终于有人比他多懂了一些,至少水晶头有人替他压了,不至于自己压了十几个水晶头,只有一两个是通的。想想以后再被领导叫到办公室里去解决电脑故障,不至于自己一边抱着本书,一边在不断的重启电脑。而那个年代,度娘可能还在上小学。
和段石磊交流后,周威就领到了进入公司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三天内把全公司所有电脑,打印机,传真机都检查一遍。所有的HUB,交换机都重新优化部署。但是怎么优化,怎么部署,没有答案,需要周威自己去看,自己出方案。
周威接到这个任务之后,觉得这是再轻松不过的活了,等他拿到公司的设备清单时,觉得不像自己像的那么容易,而正是开始做巡检的时候,才发现,终究是自己误解了,对公司误解了。
三十几台电脑,分布在偌大的几个厂区,自己所在这个厂区有十几台。
周威楼上楼下跑的小腿发酸,半天下来,才整理好不到十台。这十台电脑,不知道是从哪弄的古董,128的内存,Win95 的系统,硬盘的磁盘坏道让周威更是头疼。
两天下来,才把这个厂区的十几台电脑大体上修缮了一遍,补丁包装了,镜像系统做了,打印机也换了墨盒。距离段石磊交给他的任务只有最后一天了,还有一一半的电脑分布在另外两个厂区,印刷厂和运输公司。
周威这天天不亮就出门了,直到晚上11点多才把剩下两个厂区的设备维护了一遍。等他回到主厂区的办公大楼机房时,自己有些傻眼了,他不知道自己进去的是个储物室还是机房,一个一米高的小机柜被逼到了墙角处,外面的大部分空间被一些杂物占据着,上面的灰包裹着杂物,让杂物看起来像是出土文物一样,在机柜和杂物之间,居然还有蜘蛛网连接着。
这里不知道多久没进来过人了。
周威挪开杂物,重新堆了起来,机柜门敞开着,里面放着一个“瘦弱”的交换机,一看型号,周威确定这应该是二手市场上买的,24口的交换机没有用满,剩余的几个口也被灰塞了一半。
周威勉强进去了系统,还是一个不可配置的交换机,或者就不能称为交换机,应该就是一套HUB。
此情此景,谁都没有办法,化腐朽为神奇只能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周威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出了所谓的机房,办公室空无一人,别说走路,就连呼吸的声音都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