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们抵达静儿家时,静儿的姥姥和姥爷已经在门口等候了。看到芳妮娘和芳妮,静儿的姥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迎上前去:“芳妮娘,芳妮,你们可来了!快进来,外面冷。”
芳妮娘拉着静儿姥姥的手,眼眶有些红润:“大婶子,真是麻烦你们了。这次来北京,多亏了你们的照顾。”
静儿的姥姥微笑着轻轻摆了摆手,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缓缓地说道:“哎呀呀,芳妮娘啊,可别这么说!咱们都是邻里乡亲的,这话说得可就太见外啦!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相互之间本就应该多多照应嘛。
而且你们一家人能到我这儿来走动走动、串串门子,那可是给我们这个小家增添了不少喜气呢!”说着,姥姥还热情地拉过芳妮娘的手,轻轻地拍了拍,表示自己由衷的欢迎和喜悦之情。
芳妮娘叹了口气:“婶子,这次来北京,我算是看清了现实。以后我们不会再来了,你们“也别担心我们。”静儿的姥姥听到这话后,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之色。
她快步走到芳妮娘面前,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关切地问道:“芳妮娘啊,看你这样子,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呀?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要回去呢?”
芳妮娘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眶略微泛红,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婶子,不瞒您说,我这次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其实就是想看看我的宝贝孙子。可是谁能想到,这一趟行程却让我倍感心寒呐!儿子和儿媳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是让我这个当妈的完全看不下去……”说到这里,芳妮娘忍不住抬手抹了一把眼角溢出的泪水。
静儿的姥姥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虽然对芳妮娘家的情况感到惋惜,但毕竟那是别人家的家事,自己也不好过多地干涉。于是,她只能轻声安慰道:“芳妮娘啊,俗话说得好,各家都有各家难念的经。你这孙子都抱上了,开心才会,只要小孩子们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其他的也就不要太过于计较啦。”。
芳妮娘和芳妮在静儿家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但第二天清晨,她们便决定踏上归乡之路。尽管鸿儒一家人极力挽留,希望她们能多住些日子,然而芳妮娘心意已决。她微笑着婉拒了他们的好意,毅然登上了那辆开往老家的客车。
坐在车上,随着车辆缓缓前行,芳妮娘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她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在静儿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从进门时受到的热情款待,到一起享用美味佳肴的欢乐时光;从与静儿家人亲切交谈的温暖场景,到感受到的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一切都让芳妮娘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想到这里,对比儿媳一家,芳妮娘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对于将芳妮留在静儿家这件事,她感到十分安心。毕竟有这样善良、热心的一家人照顾着自己的女儿,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而此刻,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中,与老伴分享这段美好的经历。
经过一路颠簸,芳妮娘终于抵达了家乡。当她走进家门时,老伴正焦急地等待着她归来。见到老伴,芳妮娘连忙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然而,面对老伴关切的询问,关于儿子一家对她们的怠慢,芳妮娘却只字未提。她不想让老伴为此烦心,只想把那些美好的事情传递给他。
于是,芳妮娘兴高采烈地讲述起在静儿家的所见所闻:“老头子啊,咱们的孙子可真是讨人喜欢!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笑起来像个小天使一样。而且呀,咱女儿也特别有出息,听说以后还要在北京买房子呢!”说着,芳妮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在芳妮娘到家后,芳妮的哥哥不放心,过来看看芳妮和母亲的情况。当他得知母亲已经离开时,心里有些愧疚。他站在宿舍门口,望着远方,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