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盈一边欣赏着眼前这美好的景象,一边轻声对身旁的鸿儒说道:“亲爱的,说实话,我心里其实特别喜欢这个院子呢。每次走进这里,都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感涌上心头,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老家的那个院子一样。”说完,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眷恋之情。
鸿儒听后,微微点了点头,紧紧握住秋盈的手回应道:“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过咱们也不能光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决定呀,毕竟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清楚才行,比如说房子的过户手续什么的。”他的眉头微皱,显然心中对于此事也有着些许担忧。
就这样,两人继续在村子里转悠着,时而驻足观赏路边绽放的野花,时而倾听鸟儿婉转的啼鸣。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了村头的一棵大树下稍作歇息。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两人还是决定先返回城里去,再仔仔细细地盘算一下购买这个院子所需的资金安排以及未来的规划。倘若所有事情都能够进展顺利,那么毫无疑问,这个院子必将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新起点,并由此开启一段充满诗意、令人向往不已的乡村生活新篇章。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横在了他们面前,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原来,这座院子具有特殊的属性——它乃是农民的宅基地。根据现行的相关法规条文明确规定,此类房产仅能订立买卖合同,但却无法顺利地完成正规的产权过户手续。这一状况无疑给秋盈和鸿儒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压力。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秋盈和鸿儒双双沉默不语,心中思绪万千。他们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解决产权过户问题,那么购买这座院子所投入的资金、精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好憧憬都可能化为泡影。
鸿儒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独自翻阅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相关文件,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丝转机或解决方案。他逐字逐句地研读着每一条规定,发现要么需要购买者的户口落在本村,要么得通过合法继承的方式才能成功办理产权过户。可是眼下,无论是哪一种条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秋盈怀着满心期待来到了那位准备出售房屋的老人家中。这座略显陈旧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院里,老人正坐在一把竹椅上晒着太阳。
秋盈礼貌地向老人问好,并说明了来意。经过一番交谈,她了解到这位老人的儿女们如今都在繁华热闹的市里工作,而且他们所在的单位还给各自分了房子。这些孩子一直希望老人能够卖掉老家的房子,然后搬到市里去住,这样一来不仅能让老人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能彻底断掉老人对故乡的念想,免得总是心心念念想要回来。实际上,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位年迈的老人心中早已有了一番打算。他寻思着将那座承载了无数回忆与岁月痕迹的房子出售掉,并将所得款项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这并非出于对钱财本身的贪恋,而是源于一份深沉的忧虑和关怀。
老人深知人生无常,疾病随时可能降临。一旦遭遇突发状况需要紧急救治时,这笔卖房得来的资金便能成为救命稻草,让他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而倘若某天他不幸离世,那么剩下的钱款也会被公平地分给孩子们,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然而,老人内心深处最大的担忧却是害怕自己尚未入土安息之时,亲如手足的孩子们会因为这一点点家产而起纷争、产生隔阂甚至反目成仇。毕竟血浓于水,他实在不愿看到骨肉至亲之间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老人才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卖房分钱这样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深意的决定。
听到这里,秋盈心中一动,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小心翼翼地询问老人是否愿意帮忙,将鸿儒的户口迁过来,并且是以亲戚投靠的方式落户在这里。只要鸿儒成为这个村子的一员,那么接下来办理房子的产权过户手续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人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这事儿嘛……倒也不是不行,但我还得跟我的孩子们商量一下才行啊。”秋盈连忙点头表示理解,并恳请老人尽量帮帮忙。毕竟对于对于老人来说,如果能够顺利卖了这套房子才是最终目的。
秋盈风风火火地回到家之后,迫不及待地将与老人及其儿女商议的结果告诉给了鸿儒。她详细地向鸿儒阐述着整个计划:“我们可以先让你以亲戚投靠的名义把户口迁移过来,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这样一来,一切都能水到渠成啦!”鸿儒听后眼前一亮,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哎呀呀,还是我的秋盈厉害啊,真是个有头脑的机灵鬼!”然而,就在两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旁的鸿雁却泼来了一盆冷水。
鸿雁皱起眉头说道:“我看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吧?哥,你要知道你现在可是城镇户口呢,如果就这样贸然落户到宋庄这种农村地区,变成农村户口的话,很有可能会对你产生不小的影响哦。
而且你别忘了,你如今在文化局干得风生水起,他们对你可重视着呢!还给了你一个文化站站长的重要职务。要是因为这件事情而丢了这份好工作,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嘛?”
秋盈很是着急到问那咋办?鸿雁说别家让刘华看看有没有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