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巧之来回看了看他们兄弟俩,点头道:“确实啊,你们长得还真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东家乙又拍了拍旁边的马骡,劝道:“客官,货和货也是不一样的,这头骡子一直都吃着上好的草料,毛色发亮,可比我弟手里的蔫骡好多了,这样吧,你若是诚心想要那就十两银子吧,再不能便宜了。”
常巧之故作为难,“唉~二分银子呢,那就这样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东家乙生意做成,脸上却毫无喜色,唉声叹气接过银子用银戥子称了,确定无误后,找了她十两的小银锭子,“唉~客官快将骡子牵走吧,我心里实在不得劲啊。”
常巧之牵走骡子后,回头看了一眼,却见两兄弟正在吵架呢,她赶紧溜之大吉,生怕走晚了,东家乙反悔。
骡子确实是好骡子,聪明得紧,常巧之说声走,它就迈步跟上,说声吁,它也便乖乖停下,感觉比五、六岁的孩子还聪明。
她正盘算着将骡子放在哪里养呢,是在山脚围个圈养着呢,还是在村里找个可靠人代养,若是找代养人的话,怎么也得找个口风紧的,不然又是一场风波。
村里人也有不少正直善良的,常巧之心下正想着找谁更好呢,却被人叫住,“常小二!”
常巧之抬头一看,原来是刚刚经过皮货铺子,小镇确实不大,就这么一条主街,可不就容易遇上熟人。
“裘大叔好啊,生意怎么样?”
“还不错,”裘有德招手让她进来,“过来喝杯茶再走吧。”
常巧之便将马骡拴在门前的拴马柱上,裘有德拍了拍她才买骡子,“看着不错,多少银子买的?”
常巧之笑着把自己暗中扣下二两银子的事说了,“怎么样?这价可以吧。”
“可以!”裘有德将她请进茶室稍坐,笑着摇摇头,“不过买的没有卖的精,常姑娘还是上当了,不过也差不太多。”
“上当?”常巧之吃惊不已,“怎么可能?”
“这事旁人不知,但我以前没少跟他们打交道,倒也清楚一二,”裘有德安慰她道:“不过你也别往心里去,价格虽然贵了二两,可骡子委实不错,也不算太吃亏。”
常巧之在脑中细细复盘整个过程,发现她和东家甲议价的时候,东家乙一直往这边看,“他们之间有暗语?”
裘有德点点头,给她倒了杯茶,“他们两兄弟自小相依为命,以前也是跟我一样跑单帮的,不过最后遇到了山匪,索性就不干了,两人在镇上开着两家铺子,其实还是一家, 赚来的银子两兄弟平分。”
常巧之失笑道:“难为他们还陪着我演了这么一出大戏呢,不过兄弟俩做生意没闹矛盾也不容易了。”
自古以来,再好的朋友、兄弟,只要合伙做生意,涉及自身利益后,大部分人都会反目成仇。
“他们兄弟也可怜,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长大娶了双生姐妹花为妻,又给岳父、岳母送了终,小日子过得极好呢,从来没红过脸。”
果真是无商不奸啊,常巧之倒也不以为意,做生意嘛,总得让人赚一点,拼命压价的后果,不是质量不行,就是干脆关门歇业,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