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询问路人陇城在哪时,便遇到语言不畅的麻烦,果真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才隔了几座大山啊,说话的口音就有些晦涩难懂。
常巧之找人一个个打听才终于明白,这边白帐篷都是各大商号,而远处的大土台子才是真正的陇城。
从陇城往北过去有一道山脉,天然成为了蛮族和我国的边境线,而陇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西北物资的集散地,负责为各个边城提供后勤保障。
常巧之顺利找到收货商号---和顺昌,然后交票验货,至于货款自然是由专门的账房结交,她就是纯粹负责运货的。
陈掌柜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照例给她结清了剩余的一半运费,但他接过票一看上面的日期,便惊呆了,“怎地这么快就到了?”
据陈掌柜所知从广城到陇城这一条路,走得再快也要七天,但她竟然比别人快了差不多两天。
常巧之也没瞒他,“我是从山里抄小路过来的,路上差点遇到劫匪。”
“厉害啊,也有人想走山路过来,但却遇到鬼打墙,怎么也走不出林子,要不是后来东家派人来救,小命都得交待了。”
常巧之老实回道:“林子长得都一样,没有经验的人一旦进去确实容易迷路。”
陈掌柜看她骡子上还有一百斤茶叶,亦都是瑞恒盛的货,便知这是她挟带的私茶,“最近下雪难行,陇城的茶价居高不下,你这些货打算自卖,还是委托商号帮你代卖呢?”
“都可以,只要有银子赚就成,我还得赶时间再进一批货运回广城呢。”
本来她打算将茶叶换成马,但草原马不太适合走山路,而且她怕马一旦生病血本无归,所以常巧之打算在附近的商号转一转,运些药材、皮货去广城,然后再运一趟货。
陈掌柜兴奋地搓手,“小哥,不如就把这些货全兑给我,一担茶叶我给你算十三两银子,怎么样?”
瑞恒盛的金账房说过这一百斤茶最低能卖十五两银,这其中差的二两银子就是陈掌柜的利润。
生意是做不完的,倒不如大家都赚一点,也算混个脸熟。
常巧之笑道:“这有何不可,小人就算卖也一时寻不到门路,倒不如全交给掌柜。”
“爽快!”陈掌柜正愁茶叶一时运不过来,会被别的商号抢占市场呢,这下不用急了,一百斤茶叶他可以卖到十八两,净赚五两,真是一笔稳赚不亏的好买卖啊。”
商人最重信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赊欠。
常巧之得了银子和回票,心下算了算这几天的辛苦所得,总共赚了约有八两银子的利润,怪不得大家冒着被砍脑袋的风险也要贩私茶呢,真是暴利啊。
更别说她回程也不会空跑,还能再赚一笔,如此跑上两趟就能赚上二十多两银子,简直不要太爽歪歪,“发财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