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带兵驻守汉城,第一件事就是飞马上报大捷,然后再把有功的将士名单交上去,准备论功行赏。
接着他又写了一封信,细细描述如今汉城的惨状,乃是真正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建议朝廷允许广城流民回填汉城,重新编户齐民。
在等待朝廷旨意的这段时间,大军也没有闲着,将汉城内外的尸骸清理干净,全部挖坑掩埋,以避免发生瘟疫。
再帮着潘知府将城内各处危房重新修了修,实在修不了的,干脆把屋子扒了,木料砖石拉到城外堆着,自然会有幸存的本地百姓,从中挑一些能用的,拉回去建房,实在不行的话也能修个猪圈。
常巧之带着人来到汉城府衙,看着摇摇欲坠的两扇大门,不由纳闷了,“潘大人,咱不能先派人把门给换一换吗?这都歪成啥啦。”
官军驻扎在汉城是多好的免费劳力啊,不用白不用嘛。
潘知府看了看附近别无旁人,方才摆手小声道:“这衙门可千万不能修,若是修得太好,万一巡察御史发现,我的考评上还得再减一等。”
这衙门就像一个人的脸面,汉城百姓都那么苦了,修得太好岂不是落人口实,还就得这样摇摇欲坠,似倒非倒的模样,一看就是遭了大难的,才能得到别人的同情。
“本官三年期满,说不定还得被贬,哪里还敢劳动官军啊。”潘知府感觉心好累,自己接手的汉城本就是个烂摊子,原本还指着做出一番政绩好升官呢,可没想才上任不久,就遇到关自成的叛军。
果然人在倒霉时喝口凉水都塞牙!别人或许可以论功行赏,但自己怕是要倒霉了,潘知府现在就希望座师出手捞他一把,哪怕是留任也好啊。
常巧之安慰他道:“想开点,老话不是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嘛,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正所谓不破不立,知府好歹也是一方大员,在民生凋零的前提下,随便做点啥都是功绩。
“承你吉言了,”潘知府突然换了副面孔,一脸讨好道:“对了,你要不要买些地和房子? 这会儿正便宜呢,划算!”
“啊?”常巧之有些跟不上潘知府的思路,好端端地怎么又化身房产中人了?
潘知府有意示好,收复汉城之后,高太尉已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但常巧之等人说不定还有机会往上走一走,若趁此时拉拢一番,以后在朝中也有臂膀。
“现在地多人少,无主良田甚多,此时买下可以省一大笔钱,”潘知府憨厚地笑了笑,不好意思道:“当然衙门里也没钱了,卖地正好赚回来一些。”
常巧之狠狠心动了,良田可是固定资产,有些人称其为“根骨”,虽然有了田地还要交不少赋税,但怎么也比做流民强啊,再则这玩意儿随时都可以变现。
“多少钱一亩?”常巧之压下心里的激动,“先说好啊,太贵了我可买不起,而且这里总闹山贼,我这心里很没安全感啊。”
“放心,放心,”潘知府在心底一阵盘算,土地价格其实相差挺大的,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为十金,不好的时候都不值一金。
而金与银子的兑换比例有常有差异,目前来看周边地价大约都在十余两银子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