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现在我们把时间回拨到大比武之后,正当常巧之带着民夫在山里修小关城时,另一边裘千户带着太子等一行人去边镇调兵。
整个朝廷的军事力量,大约分三种,分别是卫所、地方驻军及边军。
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劲的就是边军,他们主要驻扎在长城沿线的九个边境重镇上,也被人称之为九边。
每个边境重镇上常驻精兵十万余人,由总兵负责军事,当然朝廷为了制约总兵的权力,往往另派巡抚、太监进行分权。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当国力强盛之时,这种三权分立的情况还能维持,但一旦国力衰退,皇帝集权不强时,边境便会高度自治,总兵军政一把抓。
当裘千户带着太子由陇城一路北上,好不容易到达陇北镇,可那陇北镇总兵听说他们是来调兵勤王的,脸上神情变幻莫测。
这种情况让众人心下一凛,他们太大意了,调兵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啊,弄不好就出师未捷身先死。
陇北镇总兵在幕僚的轻咳声中,将圣旨收起来,堆起笑脸道:“各位远道而来,不如先下去休息一番,调兵乃是大事需得容我三思。”
裘千户挡在太子身前,拱手笑道:“应该的,只是陛下还在京城苦撑,万望将军尽快调兵!”
“放心吧,我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
陇北镇总兵挥手让人将他们带到驿馆,接着看向自己的心腹幕僚,“调兵一事,你怎么看?”
事实上当关自在京自立为帝后,总兵第一时间就收到消息,并且心中早已打起了小九九,陇北镇可是真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他在这里驻军许久,早已是事实上的土皇帝。
已经自由自在惯了的总兵,怎么甘愿受人管辖?
幕僚拿起圣旨仔细看了看,“将军,这圣旨是真的!”
“当然,而且那名叫裘千户的牙牌也是真的,禁军也是真的,甚至我还知道……”总兵面色犹豫,“那……那躲在裘千户后的护卫,是当今太子!”
“啊?”幕僚惊得手中圣旨都掉了,“将军怎么知道的?”
总兵摆摆手,“不过是旧年去京城耍过几次,看见过罢了。”
按律镇守军镇的总兵,无旨不得进京,但他早已将陇北镇治理得跟铁桶一般,乔装改扮去京城游玩,又有哪个不开眼的会告密呢?
幕僚想了想道:“将军有三个选择,一是奉旨调兵,率大军进京勤王,二是按兵不动,三嘛……”
“杀了太子,自立为王!”总兵立时面色狠厉。
这年头富贵险中求,若是杀了太子等一行人,他就可以以此十万兵力作本,或是当土皇帝,或是征战天下,博一个不世之功。
成则王,败则寇,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这辈子总算不白活。
幕僚忧心道:“将军有没有想过,杀了太子以后,百姓怎么办?”
总兵双眼一瞪,“什么意思?你想阻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