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这个词在村里都是用来称呼大龄女青年的,常巧之摸了摸自己的脸,震惊不已,“我看着有这么老吗?”
陈氏牵着小娃娃的手,温柔道:“五丫,这是二姐啊!”
五丫怯生生地躲在亲娘身后,这个二姐从来没见过啊。
常巧之伸手揉着她的脑袋,“一下长这么大了,算算我是好久没回来,她哪里记得。”
陈氏赔笑道:“都是亲姐妹,相处一会儿就熟悉了,她这会儿正调皮呢,你可别嫌她淘。”
理解,正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怎么会呢?”常巧之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瓜子,见众人都离开了,这才又说道:“你们这么多人说啥呢,还挺热闹的。”
陈氏这才叹道:“你一向主意大,现在身份也高贵,婚事却不知道是谁做主啊?”
“好端端说我的婚事干嘛?”常巧之这辈子压根儿就没打算嫁人,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不好嘛,干嘛要给自己找罪受呢。
陈氏笑道:“她们哪敢说县主的婚事啊,主要是给三丫找婆家呢,如今也有好些大财主派媒人说亲呢,只是你还没出门子,她的婚事就不好办。”
都说长幼有序,姐姐没出嫁,妹妹就先出门子,这在村里是件极羞耻的事。
更何况常家只有五朵金花,到时候送妹出嫁的事,只能落到常巧之头上,按照时下“姐送妹,穷几辈”的说法,她没成亲,三丫自然不能越过她去议亲。
常巧之淡淡道:“我的婚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三丫也大了,有好的人家可以先相看着,咦?三丫人呢?”
“许是大姑娘脸皮薄,估计躲在柴房呢。”
常巧之脚步轻轻地走进柴房,正见三丫偷偷地把银子揣进怀里,“哈~打劫!”
三丫吓了一跳,见到是她,这才拍拍胸口轻松一笑,“吓死我了,她们走啦 ?”
“走了,你烦她们给你说亲吗?”
三丫也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什么给我议亲,还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这是想攀高枝呢。”
“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嫁给高门大户,不用当贫家妻,富家妾的。”
从古至今,向来都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一个山野村姑能嫁到城里当正头娘子,可以算是人生赢家了。
三丫哼了一声,“你以为她们今天来干嘛,都是给自己娘家找媳妇呢。”
都知道娶不到县主,就把主意打到县主的妹妹头上,一样拉近了关系,以后不管是商业合作,还是科举仕途上都有助益。
常巧之挠了挠头,没想到自己竟给三丫带来那么大的麻烦,本来正常议亲倒无所谓,但如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她们也很难分清哪个是真心,哪个是假意。
“那你挖银子想干嘛?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