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从后山回到庵里,沿着院墙往前面的大殿走,她还是拜拜上炷香才行,今天她从后山得到了石头,怎么也要添点香油钱,不然心难安。
转到大殿就看到夏柳抱着刚才她们在庵门口看到的那个小不点坐在蒲团上晒太阳,闭着眼摇摇欲睡,可能因她脚步声太轻,都没有惊醒二人,虽说太阳打在身上暖融融的,但是怎么也是冬天,这二人也不怕受寒感冒。
上完香,喊醒二人,让她俩沿着大殿转圈,散散身上寒气。
中午姐弟二人没有留在庵里吃饭,今天孙嬷嬷要给她们做打卤面,她们姐弟最喜欢吃这个了。
她又想到来到莲花村的另一个好处:想吃什么吃什么,就是肉味传出千里也没有关系。
吃完午饭,站了一会儿墙根,到了午睡时间,关门全家进行午睡。
碧云睡的很香,睡眠质量很好,起来后神清气爽,空间还是进不去,日记本也拿不出来,看看帐本在桌上放着,决定还是看帐本好了。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她为了她们姐弟三能有奢能逸能骄资格要再多多想想赚钱的渠道,钱财这些俗物她来负责,当官做宰是大哥和小宜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当官做宰,也不知道姨母有没有孩子,那个人吃人的地方小孩子能生存下来吗?
她这在胡思乱说,春桃看了可是心疼自己姑娘。
她看着自家姑娘又要开始工作了,忙轻手轻脚端上热茶,拿出毛毯子给披在腿上,又将醒神香炉放在一边,才转身退出屏风外去。
“姑娘,您不是想送礼物给姨夫人,您看您腿上的毯子怎样,柜子里还有一条新的。”
“好呀,我今天看到姨母腿上那个小被子没有我们这毯子?和。”
春桃得了主意也不打扰姑娘工作,先去找出毯子。
碧云这一忙,等到屋里暗了下来才忙完,孙嬷嬷把点着灯后,劝道:“您这一忙就不注意身体,您是这样二少爷也是这样,现在不注意,等到了我这个年龄就知道难受了......”
碧云忙表决心,“嬷嬷我错了,以后我一定不这样了,我一会儿和春桃说让她半个时辰提醒我起来动动休息休息,您和无为师傅把腌菜做好了?”
孙嬷嬷看看她,无奈道:“做好了,明天我们也做点,司剑今天就把瓮和菜买回来了,过冬的吃食和柴火都差不多了,那柴火可是不用您去捡......”
“有嬷嬷在真好,我们今天晚食吃什么?无为师傅有没有和您说她明天什么时候过来,这个小村真是藏龙卧虎,崔老先生竟然隐居在这里。”
在碧云说崔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也在和老妻说她们姐弟俩,“那样一个风光霁月的人,如果他还活着......”老先生深深叹口气,端起茶杯品了一口。
“是呀,那样一个人却早逝......”说到故人老俩口间气氛就有点沉闷,“对了,孩子是老大家的还是老三家的?”
“老三家的次子,翰林院的那个。”
“娶妻要娶贤呀,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老太太说完拿起壶给自己沏了一杯茶。
崔老先生看着自己夫人把壶放下没有给自己续茶的意思,不由敲了敲桌子提醒。
老太太白了他一眼,重新拿起壶帮他把茶续上:“那孩子也不容易,你明天别太挑剔,孙家那位姑娘是个好的,她教养出来的孩子差不了。”
崔老先生看着自家夫人拱拱手道,“谨遵夫人命令。”
其实崔老头在心说,那俩孩子的父亲可不是个好的,但话只能在心里说说,如果让老婆子听到一定要唠叨个没完。
“没正经,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崔老夫人嘴里骂着老头子,脸上却笑开了花,五十多的人却如同少女般笑的开心, “对了,那个孩子还有一个双胎姐姐,明天也带来看看,莹姐儿回来后也没有一个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