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几位道士正围坐在石桌旁对弈。他们神情专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举棋不定,手中的棋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不时传来棋子落盘的清脆声响,在这宁静的后院中显得格外清晰,但却又丝毫没有打破这份宁静,反而更增添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龙近曦不禁驻足观赏,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向往之情,仿佛这方寸之地便是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能够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与喧嚣,沉浸在这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之中。
龙近曦沿着那曲径通幽的小路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静室。他轻轻地推门而入,只见室内布置简朴而又典雅。屋内唯有一张书案、一把古琴与一个香炉。书案上摆放着几卷经书和笔墨纸砚,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香炉中燃着的檀香,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内,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一位年轻的道士正端坐在古琴前,他身着一袭青色道袍,头戴道冠,面容清秀,气质儒雅。他的双手轻轻地搭在琴弦上,开始抚琴而坐。顿时,一阵如流水般潺潺的琴声响起,那琴声清雅悠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琴音在空气中飘荡着,宛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心灵,令人心神宁静,杂念顿消。
龙近曦静立一旁,缓缓地闭上双眼,用心地聆听着这美妙的琴音,任由那琴音如清泉般洗涤着自己的心灵,仿佛自己已经与这方天地融为一体,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良久,一曲终了,龙近曦缓缓地睁开双眼,只见那年轻道士向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道不远人,人自远之。世间万物,皆循道而行,心静,则万物静。”
龙近曦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为之一震,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心头,瞬间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他深知,这一次的道观之行,不仅仅是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陶醉,更是一次对道家文化的深入探究,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与升华。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那清新的空气,仿佛要将这道观中的宁静与祥和之气吸入心中。在心中,他默默地许下一个承诺,愿自己此生能够如同这座古老的道观一般,保持一颗宁静淡泊的心,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扰,在喧嚣的尘世中坚守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去追寻那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参观完道观龙近曦便下山继续逛街,在龙泽镇的街巷中,他首先被一处“油香四溢”的摊位吸引,这里是老李的“油炸小天地”。摊主老李,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正忙碌于油锅之上。龙近曦走近,老李便热情地招呼:“小伙子,尝尝我的油炸臭豆腐,外酥里嫩,绝对让你难忘!”
“好,给我来五串,多加辣椒!”龙近曦兴奋地回应。
老李熟练地将炸好的臭豆腐裹上特制的辣椒酱,递给了龙近曦,还不忘叮嘱:“这辣椒可是自家秘制的,小心辣哦!”
品尝着美味,龙近曦赞不绝口:“老李,这味道真是绝了,太好吃了!”
老李听后,笑得更开心了:“喜欢就好,我这摊子开了三十年了,就是为了让像你这样的食客能吃到正宗的老味道。”
告别老李,龙近曦又被一家面馆的面香吸引。店内,老板娘正忙碌着擀面,手法熟练。龙近曦好奇地问:“这面怎么擀得这么有劲道?”
老板娘抬头,笑眯眯地说:“这是家传的手艺,和面、醒面、擀面,每一步都有讲究。你尝尝这碗牛肉面,就知道我们家面的功夫了!”
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下肚,龙近曦连连点头:“确实不一样,这面的口感,还有这汤底,太棒了!”
随后,他闻香来到“阿婆春卷”,一个小小的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队。阿婆手脚麻利地包着春卷,每一根蔬菜、每一片肉片都被细心包裹。她笑着对龙近曦说:“别看我年纪大了,但做春卷的手艺可是越来越纯熟。”龙近曦接过一份,外皮薄而韧性十足,内陷饱满,每一口都是春天的清新与生机。
他在“陈家小笼包”找到了座位。这里的老板陈叔,是出了名的和蔼可亲。当他得知是龙近曦来了,便亲自上阵示范制作过程:“小笼包的关键在于皮薄馅大,汤汁丰富。”龙近曦细细观察,只见陈叔手法娴熟,捏褶均匀,最后蒸出来的包子皮薄如纸,轻轻一咬,汤汁四溢,鲜美无比。
龙近曦来到了一家颇具特色的湖鲜大排档——“胡爷湖鲜屋”。店主胡爷,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在烹煮新鲜捕捞的湖鲜。他自豪地向龙近曦展示刚上钩的硕大螃蟹和活蹦乱跳的虾兵蟹将,并讲解如何挑选湖鲜:“看,这壳的颜色和活力,就知道它们有多新鲜!”龙近曦品尝了胡爷推荐的蒜蓉粉丝蒸贝和椒盐虾,湖鲜的新鲜与调味的恰到好处,让他赞不绝口。
他走进了“豆浆王”。老板娘熟练地磨豆子,豆浆的醇香飘散开来。她递给龙近曦一杯热乎乎的豆浆,笑着说:“我们的豆浆选用优质黄豆,现磨现煮,保证原汁原味。”龙近曦抿了一口,暖洋洋的感觉,内心涌动着说不出的幸福感。
意犹未尽龙近曦看到模拟手机上银行发来的短信,才猛然意识到今天是不是吃的有点太多了。
叹了一口气自语道:“以后看来是没机会吃饱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