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圆满完成使命,回到了大燕国。
大燕国上下都知晓了他此次的功绩,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苏叶进宫面见女皇青岚。
宫殿中,青岚高坐在王座之上,她身姿婀娜却有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看到苏叶,女皇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苏叶,你此次做得极好,不仅化解了蛮夷部落与我国多年的仇恨,还为边境的和平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岚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几分赞赏。
苏叶恭敬地行礼:“陛下,这都是陛下圣明,有陛下的援助决策,臣只是尽力执行。”
青岚微笑着起身,走下王座,来到苏叶面前:“你不必过谦。你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甘愿为人质之举,令人钦佩。你为大燕国赢得了声誉和信任。”
青岚从一旁的侍者手中拿过一个精美的锦盒。
“朕特赐你这盒珍宝,里面有珍稀的丹药可助你提升灵力,还有一枚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勋章。这勋章是大燕国对功臣的最高嘉奖,你受之无愧。”
青岚将锦盒递给苏叶。
苏叶双手接过,再次行礼:“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继续为大燕国鞠躬尽瘁。”
青岚微微点头:“边境之事,还需你继续费心。接下来,我们要和部落共同商讨长期的发展计划,你准备一下,择日再出发。此次你回去,好好休息,与家人团聚。”
苏叶领命退下。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成为大燕国的英雄,人们传颂着他的事迹。
而他也没有丝毫懈怠,在与家人短暂相聚后,便开始筹备下一次前往边境的事宜,他知道,和平之路还需他继续守护。
朝堂之上,女皇青岚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
“众爱卿,今日朝会,所议之事关乎我大燕国之根本。如今国家发展之势迅猛,然内政问题也日益凸显,各部协作不畅,旧制已现疲态,朕欲寻一能臣,改革内政,以应时变,众卿可有举荐?”女皇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一位老臣出列:“陛下,臣以为苏叶可担此重任。苏大人在边境事务中表现卓越,其智慧与谋略非凡。此前他于朝会上提出的改革建议,臣等细细思量,皆为良策,若由他来整顿朝纲,定能有所建树。”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陛下,苏大人确实能力出众,其内政方面的才能亦不可小觑,臣等附议。”
女皇微微点头,看向苏叶:“苏爱卿,你意下如何?”
苏叶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大燕国竭尽所能。只是改革内政,阻力重重,臣担心会辜负陛下期望。”
女皇笑道:“苏爱卿不必过谦,朕信你之才。若有阻力,朕为你撑腰。朕欲先让你参与更多内政决策,若成效显着,丞相之位,非你莫属。”
苏叶再次行礼:“谢陛下信任,臣定当全力以赴。”
在后续参与内政决策的过程中,一次讨论水利工程规划时,一位大臣提出沿用旧法,省时省力。
苏叶却摇头道:“大人,旧法虽看似稳妥,但如今国情已变,人口增多,农田面积扩大,旧法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当采用新的引水之法,方能保我大燕国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