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珏站在窗边,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璀璨的星辰仿佛在对他眨着眼,似在赞许,又似在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豪情万丈。
“这才哪到哪……”他低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知道,在书院取得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新教学理念的推广之路还很漫长。
回到书房,贾珏在书架间来回踱步,目光扫过一本本古籍,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如何让新学说更深入人心,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受益于它。
屋内静谧无声,只有他沉稳的脚步声和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仿佛整个书房都沉浸在他的思考中。
第二天,书院里迎来了一批来自偏远地区的新学生。
他们大多饱读经书,对贾珏的新教学理念充满了怀疑。
课堂上,一位新学生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贾珏行了一礼,然后抛出了一个来自古老经典的难题,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先生,古人云……”
教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齐公子和其他的学生们都看向贾珏,贾珏微微皱眉,感受到了压力。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难题,更是一场新旧思想的交锋。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贾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他并没有直接卖弄学问,而是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个难题。
他旁征博引,将新旧学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解答了学生的疑问,更展现了新教学理念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我们当然要学习,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下。”贾珏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那些原本心存怀疑的新学生们,看向贾珏的眼神也充满了钦佩。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更显他的自信从容,简直自带背景音乐——“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下课后,齐公子凑到贾珏身边,竖起大拇指:“珏哥,你真是永远的神!那些老古板都被你征服了!”贾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哪到哪,咱们的目标是远大前程!”
这时,莺儿带着宝琴和其他几个贾府的丫鬟来到了书院。
她们带来了亲手做的衣物和点心,满满的都是对贾珏的关心。
莺儿看到贾珏,脸上泛起红晕,低着头,轻声细语:“二爷,这是太太和姑娘们特意为您做的,说是天凉了,让您注意保暖。”贾珏接过衣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仅是几件衣服,更是家人对他浓浓的爱意。
他温柔地注视着莺儿,莺儿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
宝琴在一旁打趣道:“莺儿姐姐,你的脸怎么比这秋天的枫叶还红呀?”引得众人一阵轻笑,气氛温馨而融洽。
墨儿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珏哥,陈管家送来的信。”贾珏接过信,展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
“朝廷来人?”贾珏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钦差”二字,如同两柄利剑,瞬间刺破了书房的平静。
他的眉头紧锁,一股无形的压力骤然降临,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朝廷来人,临时考核?”他低声呢喃,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
房间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桌上的茶水微微荡漾,映照着他脸上凝重的神色。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秒都显得如此珍贵。
他迅速起身,步履匆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墨儿!”贾珏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儿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屁颠屁颠地跑过来:“珏哥,有何吩咐?”贾珏顾不上多说,语气急促道:“立刻整理所有学生的课业,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墨儿见贾珏如此严肃,也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行动起来。
书房里顿时响起了翻阅书本、整理文稿的沙沙声,仿佛一首紧张的进行曲。
贾珏来回踱步,脑海中飞速运转,不断模拟着考核的各种可能性。
他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