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唐秀才的第一首诗果然是抄来的!”
林老夫子脸色愠怒,他十分厌恶抄袭之人。
他通过唐秀才的两首诗对比,发现两首诗的水平完全不一样,相差了好几个档次,所以判断唐秀才第一首诗绝对是抄来的!
而下方的唐秀才还在得意与其他人夸夸其谈呢!
“这种行径,必须严厉指出批评!”
林老夫子容忍不了唐秀才的抄袭行径,打算待会儿就指出来,当作反面教材。
一刻钟后,林老夫子阅卷完毕。
却给了花魁四张卷子。
“盈月姑娘是这样的,四张卷子有一张是……”
林老夫子告诉花魁,四张卷子有三张是前三,而有一张是反面教材。
宣读出来,让所有才子引以为戒。
花魁点头,拿过卷子走到台中。
“诸位才子,本次在宣布前三甲之前,请先欣赏唐颖公子所作的诗篇。”
花魁此言一出。
下方的所有参赛者顿时一惊,花魁没有直接宣布名次,而是先让众人欣赏唐秀才的诗篇!
难不成唐秀才的诗写得太好了,先单独拿出来让众人欣赏?!
唐秀才激动得差点都要蹦跳起来,他放声大笑:“哈哈哈,看来本秀才的诗篇深得林老夫子赏识!”
周围许多才子也都提前向唐秀才恭喜道贺。
这让台上的林老夫子脸色更难看,这唐秀才真是一点自知之明的都没有。
花魁开始念诗:
寒梅之观
唐颖
有树长在那墙边,冬天开花有点艳。
花瓣看着挺普通,闻着味道也一般。
风一吹它就晃悠,雪压着也不咋弯。
虽说没啥大稀奇,立在那儿也挺寒。
花魁念完唐秀才的这首诗后,下方的才子和许多游客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这首诗怎么感觉……平平无奇,没那么好呢?
甚至越听越蹩脚。
真的是佳作吗?
比第一题的前三首差远了啊!
花魁念出了林老夫子的点评:
这首诗在语言上较为平实、直白,缺乏优美的词汇和细腻的描写手法。
韵律方面,虽大致押韵,但较为勉强,读起来不够流畅悦耳。
从意境营造上,只是简单描述了梅花生长的位置、开花的季节和外观,没有深入挖掘梅花的精神内涵,也没有运用丰富的意象来增添诗意,空有其形而无其意。
属于三流诗篇。
林老夫子直言不讳,这种就是三流诗!
什么佳作呀?就是蹩脚的三流诗!
唰!!
全场哗然。
一开始几乎所有人认为唐秀才肯定写了一篇佳作所以才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花魁还要提前宣读唐秀才这首诗。
可哪里想到,唐秀才的这首诗蹩脚不堪!
被林老夫子点评为“三流诗”。
这哪里是表扬呀?完全是拿来当反面例子!
“这诗是唐秀才写的?哈哈哈,我12岁儿子写得都比他好!”
“粗鄙不堪的诗,比唐秀才第一首差太远了,同一个人怎么会写出水平相差这么大的诗来?”
“就这?唐秀才你得意自满就是因为这首诗?简直脏了我的耳朵!”
“我感觉不对啊!唐秀才两首诗差别太大了,感觉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那第一首诗唐秀才应该是抄来的,不然水平不可能差这么大。”
“我想起来了!我说那首冬游西湖诗怎么听得那么熟悉,上一年冬天我也有份与一位朋友游玩西湖,那时唐秀才死皮赖脸凑过来,我那朋友的朋友就作了一首冬游西湖,对对对,就是唐秀才拿第三的那首!剽窃我朋友的朋友的诗,唐秀才你无耻!”
……
全场哗然,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唐秀才的这两首诗差别太大,相隔了好几个层次,根本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所写。
甚至还有人认出了唐秀才的一首诗,指责大骂唐秀才不要脸。
一时间,唐秀才被千夫所指,谩骂不断。
唐秀才人都傻了。
人没有自知之明是很可怕的。
他觉得自己写的这第二首诗很好呀,但却被林老夫子点评为蹩脚诗,其他人也觉得他的诗垃圾,还因此知道了他第一首诗是剽窃而来的,成为了全场笑柄和反面教材。
人群中是小青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就说嘛,那跳梁小丑怎么可能写出好诗来?果然是抄别人的,哈哈,现在成为过街老鼠了吧。”
先前小青就猜测过唐秀才的诗可能是剽窃来的,如今证实的确如此。
小青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这都能猜到。
小白微微一笑,她并没把在意,她眼里只有许仙。
台上。
林老夫子站起身来,看向下方所有参赛者,严肃开口:“如诸位所见,唐颖剽窃他人诗词参赛,取消参赛资格,之前的名次一并作废!”
“学海无涯,书山没有捷径,切勿取巧剽窃他人诗词,望诸位学子引以为戒!”
林老夫子宣布取消唐秀才的名次以及参赛资格,深深地钉在耻辱柱上!
台上县令的脸色有些难看,在诗会上竟然出现了剽窃作弊情况,这种不正之风,必须狠狠扼杀!
“气煞本官也!!”
“唐颖你剽窃他人诗词,有辱读书人风骨,行为恶劣,本官取消你秀才称号!三年内禁止参加科举以及任何考试!”
唐秀才连头衔都被摘掉了,以后三年里都不能参加科举,对于这种处罚,所有人喜闻乐见!
台下的参赛者和观众全都爆发出强烈的欢呼声。
“垃圾唐秀才,剽窃他人诗篇的玩意儿,本公子羞与为伍!”
“跳梁小丑唐秀才!亏我先前还高看了你!”
“哈哈哈,连秀才头衔都没有了,唐颖你还得意吗?!”
唐秀才两眼一晕,这一次他是真晕过去了,被人抬走。
他彻底沦为临安所有人的笑柄,以后就连“秀才”两个字都没有了。
这也是他应得的惩罚。
随后。
诗会继续。
花魁分别念出了第三、第二名的诗篇。
虽然这两首也还行,但比起第一轮的那三首要逊色许多。
“诸位才子,本次第一所作诗篇,亦可称千古佳篇!”
终于来到了万众瞩目的第一名,并且花魁还说这首诗同样是千古难寻的佳作!
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花魁,等待花魁揭晓。
就连县令都十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诗,能让林老夫子都认可称赞直呼千古?
台上的花魁一笑,笑容如同百花绽放,美不胜收。
她声音轻柔如莺声燕语,念道:
墨梅
墨华轻绽点苍枝,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听完这首墨梅,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所有人都怔住了,满脸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特别是那些书生才子和有识之士,只觉得这首诗:绝!太绝了!
他们此起彼伏地倒吸凉气!叹为观止!
台上的花魁缓缓念出林老夫子对这首《墨梅》的批注解析:
开篇 “墨华轻绽点苍枝”,“墨华” 一词瞬间将人带入一个墨韵流淌的艺术世界,仿佛能看到墨汁在宣纸之上晕染、绽放,化作一朵朵梅花点缀在苍劲古朴的枝干上。这里,墨华与苍枝形成鲜明对比,一柔一刚,一润一枯,既展现出梅花枝干的坚韧有力,又凸显了墨色梅花的淡雅柔美,二者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且充满诗意的意境。
次句 “朵朵花开淡墨痕” 承接上句,进一步细化墨梅的形态,强调梅花是以淡墨绘就,“淡墨痕” 三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色泽,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质朴感,如同中国传统水墨画,寥寥数笔,神韵尽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墨梅图前,沉浸在那清幽的墨韵之中。
后两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笔锋一转,从对墨梅外在形态的描绘转入对其内在精神的赞美,借墨梅自比,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直抒胸臆。梅花不以艳丽的色彩取悦于人,只求以自身的清气弥漫天地,这正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所在。诗人立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坚守内心的高洁与纯粹,如同这墨梅一般,即便无人欣赏夸赞,也要将清正之气播撒人间,这种高尚的情怀通过墨梅形象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升华全诗!
总结: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