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事件过后,原本由乔大爷主导、一直僵持不下的价格谈判不再拖沓。
萧老爹与乔大爷从互利共赢的方向着手,迅速就竹编藤编相关事宜达成了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萧家编制的全部竹编和藤编产品,不管是新款式还是旧款式,都将由乔家独家销售,萧家除了自用之外,不得私自向其他方售卖。
协议里所规定的价格仅针对当下的旧款式,新款式的价格则会在推出之前,由双方共同商议确定。
在一旁听着的萧有为,对这份协议并非完全认可。
鉴于他的年纪尚小,以及所处环境的限制,他没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可他心里很清楚,萧老爹不可能看不出这份协议实际上更有利于乔家的利益。
然而,萧老爹并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这让萧有为明白了父亲愿意签署这份看似不对等协议的缘由。
很明显,萧老爹不希望自家卷入商业活动,因为他对几个儿子抱有很高的期望。
自从金光寺之行后,萧正道和萧安民每天至少会花一个时辰读书练字,这足以表明萧老爹一心要让萧家成为耕读传家的家族,并且期望三个儿子能通过科举之路走向成功。
在这样的状况下,萧家自然不能参与商业经营,这才是萧老爹愿意在利益方面做出让步的真正原因。
萧有为前世有过从商的经历,所以深切体会到商人遭受的轻视。
虽说乡下人对富有的商人满是羡慕,可在大城市,尤其是京都,商人的地位却十分低下。
尽管生活离不开商人,经济发展也依赖他们,然而大启朝的高层确实对商人有所轻视,并且商人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为了兄弟们的前程以及萧家的振兴,即便商人不能参加科举的规定不会影响家人中的其他成员,萧老爹也不会让萧家沾染商业气息。
想到这儿,萧有为忍不住在心里叹气,后悔当初不该让萧安民帮自己挖回老梅树根,想着卖钱改善家境。
如今有了和乔家的这份合约,暂时也不需要这么做了。
要是萧天宝没有阻拦萧安民去挖老梅树的根,而且他们真从山里带回了一棵老梅树根,这说不定也不是什么坏事;把它养活了,起码能给家里增添几分雅趣。
要是第一棵老梅树根成功养活,萧有为就打算把其他老梅树也连根挖回来,因为这些老梅树在前世可是他致富的关键。
合约签订完,乔家父子没有马上离开。
乔大爷顺带问起了萧家果树种植的情况,毕竟今年萧家的樱桃大多卖给了乔家。
萧家的果树大多种在院子外的坡地上,没什么可隐瞒的,所以萧老爹回答得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