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挖不了,葡萄酒就只能继续存放在杂物间,自然也没有多余空间储存粮食。
不过庄子里本来就有粮仓,所以这倒算不上大麻烦。
然而,萧老爹担心的是,一旦李氏族人知道萧家不再购买这块荒坡,可能会有各种举动,萧家原本平静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回到家后,黄氏看到萧老爹背着手回来,忍不住询问情况。
当她听说村里竟然要价二两银子一亩时,气得不轻:“村里的下等田也就三两银子一亩,差一些的甚至只要二两!这荒坡居然也要二两一亩,这简直就是抢钱!”
黄氏的声音很大,在后院忙活的萧天宝和段北盛都听得真真切切,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没说什么,都觉得李氏族人实在是太贪心了。
关于这块荒坡的过往,段北盛和萧天宝都十分清楚。
段北盛还记得,在萧家搬到绿柳村之前,他父亲段东来还在世的时候,手里有些积蓄,想再购置些土地。
也不知道听谁说了这个荒坡,就和李氏族里商量购买的事情。
当时李氏族里给出的价格是一两银子两亩,如果全部买下还能抹去零头,总共算五十亩。
段东来确实有些心动,但徐氏不同意。
徐氏没有和段东来争吵,而是带他仔细查看了荒坡,之后段东来就再也没提过购买荒坡的事儿。
这片荒地可利用的土壤不但少得可怜,还十分贫瘠,就算费尽心思整理,也很难种出农作物。
依徐氏的说法,花钱买这样的荒坡,还不如直接把钱扔到水里,起码扔钱进水里还能听到声响。
当年,萧家为了能在绿柳村扎根立足,因为家境太过贫寒,只好买了几亩荒坡来安置全家老小。
为了让这些土地能产出粮食养活家人,一家人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一筐一筐地从河中挖淤泥来改良土壤,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李氏族人似乎忘了这个山坡原本是毫无收成的荒地,难道觉得萧家赚了钱之后,这块地就变成了金矿?
虽说绿柳村的李氏族人有些排外,但总体而言还算朴实。
老村长虽说为人处世有些圆滑,可在村里说话极有分量,能管得住村民和族人,是个有见识、有头脑的长辈。
虽说老村长已经把村长的职责交给了李保全,但他依旧是李氏家族的族长,怎么可能同意李保全提出这么离谱的地价?
段北盛想不明白,萧天宝也想不通,就连身为老村长儿子和新任村长弟弟的李海泉同样无法理解。
萧老爹满心期待地去买荒坡,最后却失望而归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李保全的妻子黄氏传了开来。
绿柳村的启蒙教育是在李氏宗祠开展的,宗祠前有一棵老槐树,村里的老人和妇女闲来无事就喜欢聚在这儿聊天。
所以,在宗祠给孩子们授课的李海泉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得知萧老爹想买那块荒坡,而李保全竟然要价每亩二两银子,李海泉既震惊又气愤。
回到家看到李保全后,他也没问具体情况,就先责备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