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仅有两分大小的土地很快就整理完毕。
当时天色还早,萧老爹便邀请刘大海和段北盛一道去山上转转。
由于段北盛之前已经做了诸多准备工作,萧老爹便不再过多啰嗦,由段北盛领着他们去查看他觉得适合开垦种植的几处地方。
看过之后,萧老爹对段北盛挑选的这几处地点颇为满意,然而这些地方究竟是否真的适宜种植,还得依据实际开垦的成果来判断。
尽管萧老爹急切地想尽快把一切安排妥当然后赶回家,可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只能先在庄子里住一晚,等第二天再做具体的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萧老爹起床后发现段北盛和刘大海起得比他还早,两人已经把当天上山开垦要用的各类工具都准备好了。
三人都不是喜欢多言的人,彼此相视一笑,便开始吃刘大海家婆媳准备的饭菜。
吃完饭,各自带上工具前往小山那边。
这时,刘大海才把昨晚联系佃户的情况向萧老爹汇报:“昨晚我到各家问了问,大家都很愿意帮忙,今天有八名壮劳力能来,我让他们辰时初刻在山脚下集合。”
当下正值秋收后的农闲时段,虽说各家地里还有一些轻松的活儿要干,但那些活儿家里的老人和妇女就能完成,并不需要强壮的劳动力。
从昨天下山起,萧老爹就吩咐刘大海联系佃户,让那些有时间的壮劳力来帮忙开荒。
葡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萧老爹打算先开垦南山坡,昨天初步观察,南山坡这片区域大概有五六分地看起来特别适合种植。
不过在大家着手开垦之前,还得确定一下具体的开垦范围。
在萧老爹和段北盛确定了开垦范围后,刘大海也进行了分工部署:两人一组,有的负责清理小灌木,有的负责挖掘,还有的负责清理石头,保证整个开垦过程有条不紊且高效。
对于刘大海的分工安排,萧老爹十分满意,于是让他全面负责开垦的相关事宜,自己则和段北盛去了另一处地方。
昨晚吃完饭,段北盛专门找到萧老爹,向他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情况。
听闻这个地方长着几棵与众不同的树,树上挂满了毛茸茸的绿色果实,部分果实已然裂开,能瞧见里面有几颗褐色的小果子。
这些小果子外面裹着一层较硬的壳,剥开后便能看到里面白色的果肉。
由于从未见过这种果实,段北盛没敢贸然品尝,不过特意捡了几个带回来。
当萧老爹看清段北盛手中的褐色果子时,瞬间欣喜若狂——这不正是栗子嘛!
栗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既能生吃,也能炒熟后食用,还能剥壳用来做菜,板栗烧鸡更是蜀地的一道名菜。
以前在蜀地生活的时候,每到秋天,他们全家人都会前往山里捡栗子。
捡回来的栗子,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部分留着自己吃,通常能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自从搬到莱州府,这还是他头一回见到栗子,没想到竟在自家的庄子里发现了!
更让萧老爹诧异的是,此地的人似乎并不认识栗子,致使这些栗子无人理睬!
此时正值栗子成熟的时节,望着树上和地上满满的栗子,萧老爹感触颇多。
萧老爹一边和段北盛捡拾地上的栗子,一边向他解释这是什么果实,以及吃法,哪种吃法最为美味。
“叔,既然这是好东西,咱们先别让人过来,免得糟蹋了这么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