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宝把牛牵到后院牛棚拴好,打了井水简单冲洗一番后,便走进萧老爹的屋子,在炕沿边坐下,悄悄揉着酸痛的腰。
思索片刻,他向萧老爹提出建议:“爹,要不明天我到村里问问,看有没有乡亲愿意来咱家帮一阵子忙?”
萧老爹对在村里找帮工本不抱太大期望,可瞧见萧天宝满脸疲惫,便没有反对,只是和他一同商量出一个合理的工钱标准,随后把招工的事儿交给了萧天宝。
第二天,萧天宝在村里转了一圈,几乎把村里二十来户人家都问遍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即便给出的报酬不低,却还是一个帮工都没招到。
原因很简单,并非乡亲们不想挣钱,而是实在抽不出人手。
潍坊村的村民除了自家的田地,大多还租种了赵大户家的一些地,确实没办法再来帮忙。
萧老爹心里其实早有预料,可听到这个结果时,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村子小、人口少,虽说不像绿柳村那样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但也有利有弊。
萧天宝本打算去邻村碰碰运气,却被萧老爹直接拒绝了。
附近几个村子的情况都差不多,既然在潍坊村没找到帮工,去邻村也一样找不到。
有一天,乔天赐看到萧老爹和萧天宝又在地里忙了一整天,累得几乎连话都不想说,便好奇地问道:“萧爷爷,你们为啥不买几个人回来帮忙种地呢?这么累多辛苦啊!”
萧老爹正往嘴里送烟枪的动作停在了半空中,他还真没考虑过买人这事儿。
刘大海一家是出于无奈才收留的,在萧老爹看来,萧家如今还没到需要使唤奴仆的地步。
实际上,萧有为早就向萧老爹提议买几个奴仆来帮忙,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现在乔天赐提出这个建议,萧有为自然不会错过:“是啊,爷爷,要是咱们家买几个干活的人,您和爸爸就不用这么累了,大哥也能安心读书,不用总想着下地帮忙了。”
要是仅仅是基于之前提到的买人的理由,萧老爹可能也就心里琢磨一下,随后就把这个想法抛之脑后了。
可要是买人回来能让几个孙子安心读书,那这事儿就值得慎重思考了。
实际上,根本不用再犹豫,直接买人就好!
虽说萧家离大富大贵还有很大差距,但买几个奴仆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萧家需要的是能下地劳作的人,这样的奴仆想来不会太贵,说不定比那些容貌秀丽的丫鬟还要便宜些。
听闻萧老爹决定去买几个奴仆回来,乔天赐显得格外兴奋,不停地劝说萧老爹去府城购置奴仆。
他给出的理由是乔家每年都会买好几次奴仆,管家和牙行的人相识,肯定能帮萧家挑选到最为合适的奴仆。
萧老爹觉得乔天赐说得在理,于是等到小学堂休沐日,便真的和萧天宝一道跟着乔天赐前往府城。
原本计划只买两个人,可当萧老爹和萧天宝从府城回到潍坊村时,他们带回了五个人,这让众人都大为惊讶:三男两女,恰好是一家子。
男人叫马云飞,女人大家都叫她“马云飞家的”,夫妻二人差不多四十岁。
大儿子马三甲十八岁,二儿子马小六十六岁,小女儿叫马曼妮,刚满十岁。
这一家人原本在庄子里干活,和刘大海一家的情况有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