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是这样的,就是山里那个蕨菜啊,能吃了。
现在山里这东西随处可见,多的是,你们赶紧去摘一些,也能饱一下腹。
先说好啊!这法子还是二丫想出来的,人家拿出来告诉你们,你们这群家伙可要记着人家的好。
现在让二丫把做法给你们说说,你们自个可记好了,别到时候没做对又说不能吃。”
“真的假的,那菜苦啦吧唧的真的能吃?”
“那可不,我之前还摘过一把回去煮着吃,结果连煮出来的汤都喝不下去。”
“还是二丫想出来的,这孩子之前不是摔坏了脑袋了吗?这能信。”
…………………………
赵树清不理会人群的各种质疑声,信不信是他们的事,饿的又不是自己。
于是,她又跟村民们把蕨菜的做法说了一遍,村民们由一开始的不当回事,渐渐到半信半疑,再到最后的跃跃欲试。
“我的乖乖,这菜原来这么复杂,我当初就没有这样做过。”
“听起来好像是可以,以前也没人这么吃啊!”
“要是这菜能吃,至少也能让肚子有点东西了。”
“是啊……”
村民们听完后有的顿有所悟,有的一脸不信,有的一脸激动,有的则是已经回去背上背篓,向山上而去。
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里,有的人家里的粮食已经在冬天消耗殆尽,现在基本靠着野菜糊糊饱腹。
像赵树清家里这样,这时候能吃上面饼都是少数。
而且他们家还是靠秋收的时候,大伯家把那三亩地的粮食分给她们一半,才维持到现在。
否则,她们现在也只能靠野菜糊糊度日,更何况其他人家。
但能吃的野菜就那么几种,数量少难找不说,村里人也多,一人挖一点,没几天就挖完了。
现在有一种又多又能吃的野菜,就是能救命的。
即使不能当主食吃,但至少也不会饿死了,挨到新粮落地是有希望的。
真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余一,便是一线生机。
...........
“奶奶,奶奶!”一声稚嫩的、夹带着欢呼雀跃的童声,从屋外传来。
“青林,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一位跟严氏差不多年纪的妇人,听到屋外孙子的呼叫声,赶忙放下了手里的粗面饼子,从桌边站了起来,向外迎去。
“奶奶,刚才族长叫村民们集合是说了一件大喜事。”
赵青林说完看着他奶奶,等着她继续问自己,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收不下去。
他奶奶又怎么会看不懂他的意思,于是也配合着他:
“说了什么大喜事?让你高兴成这样?”
“奶奶,你还记得山上长的到处都是的,那苦唧唧的野菜吗?今天族长说那菜能吃,还很好吃。”
“真的吗?以前不是吃坏了人肚子?现在怎么又能吃了?”她是一脸不相信的,但是心里还有点期待。
无他,只因刚才回来的的时候,她从地里摘了一把,准备晚上偷偷做来吃。
因为,家里实在是没吃的了。
这菜也只是苦而已,又毒不死人,吃了拉肚子,说不定是吃了其他东西造成的呢?
她得把剩下的吃食。给自己孙子留几口。
这是她家的一根独苗苗了,还指望他以后给老赵家传宗接代,不能折在这时候,再挺过一个月就好了。
“是真的,这吃法族长说,还是村尾那李婶子家那二丫发现的呢,跟以前的做法都不一样。
村里有的人已经去山上摘了,我也去摘回来试试。”赵青林给他奶解释道。
赵老奶奶:“那行,你就按族长说的做出来尝尝,看看能不能吃?”
说完,赵青林就看到他奶奶,从背篓里翻出一把蕨菜,递过来给他。
“奶奶,你也知道这蕨菜能吃?”赵青林疑惑不解。
“哪能啊?要是早知道的话不早就做来给你吃了,哪还会等到这时候?
这是我摘回来看看能不能喂鸡的?你快去按族长说的做出来尝尝,看能不能吃?”赵老奶奶辩解道。
“好的奶奶,我这就去做。”赵青林也不深究,他也想试试,看看这蕨菜是不是真能吃?
他照着二丫说的那做法,炒了一碗,家里没有酱油没有醋,唯一的调料就是盐了,但也令他满足了。
他还想做一碗凉拌,奈何只有一小把蕨菜,也只能歇了心思。
赵老奶奶一直在旁边看着,看到这蕨菜的做法要这般复杂,好像能吃也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谁没事会这样折腾一道菜呢?肯定是要把它折腾够了才能吃。
蕨菜炒好上桌,赵老奶奶先夹了一口尝尝,然后咽了下去,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奶奶,咋样?能不能吃?”赵青林焦急的问道。
“能吃,能吃,好吃着呢,你快尝尝。”
赵青林闻言,立马就用筷子夹了一口送进嘴里,随后就发出高兴、满足的惊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