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试着问道:“奶奶,村里有这东西?也没看到谁家有竹子编的簸箕、篮子之类的啊?
大家不都是用一些小木条、柳枝编的?,连背篓不都是县城买的?”
李氏:“村里倒是没有,但刘家村却有一片竹林。
我没带你去过,你自然就不知道有这竹笋,但好像他们那里也不吃这东西啊?”
赵树清一听她们这么说,感觉有要露馅的感觉。
于是她眼睛一转溜,急中生智道:“怪不得我没见过,我是在山里,看见这食铁兽啃的香,就想应该也没毒。
就在山里用竹筒熬了一竹筒汤,还挺好喝的,现在也没见着有啥事。
所以,这竹笋是应该能吃的。
况且,它应该和蕨菜一样,天生地长的,既可以用来炒着吃、熬汤喝,甚至还可以凉拌着吃。”
赵树清只能临时想到了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借口。
李氏想到这可能是那黄鼠狼告诉二丫的,于是帮着附和道:
“这山里的东西应该都差不多,以前是没人敢吃,所以不知道能不能吃?
现在二丫吃过了也没事,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只要不饿着,能饱腹就行。”
严氏还是一脸狐疑,是这样的?
她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秦氏则是很高兴,管它呢,只要吃不死人,对她来说都可以。
一想到桌上有了蕨菜,现在又有了竹笋,心里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要不然,每天饭点看到那么多张嘴等着吃,她心里就愁的发慌。
于是她对着严氏说道:“娘,既然二丫说能吃,那肯定没问题,她不是之前吃过,现在还好好的吗?我们也找一些回来饱一下腹也好啊。”
严氏想了一会儿:“二丫,这竹笋远不远呢?多不多?”
赵树清:“奶,那地方确实有点远,要往林雾山里面走两个时辰才能到。多却是挺多的,那里有一片望不到头的竹林。”
听到她这么说,屋里的人都沉默了。
两个多时辰,已经很远了,而且还是在林雾山里面。
那里可是村里人的禁忌,往常他们也只敢在外围打打柴,谁敢进里面去啊?”
严氏:“那么远,看来也没办法了。一来一回,一天就过去了。
现在地里的小麦,再过一个来月就可以收了,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
况且在深山里面,野兽众多,现在家里的粮食还能挺到新粮落地,现在为了一口竹笋,不值得去冒这个险。”
赵树清这才想到这个现实的问题。
的确,一来一回四个时辰的路程,确实有点远,况且回程背东西,时间还要更久。
早上出发,回来恐怕太阳都要落山了,真正的早出晚归。
这样,哪还有时间打理地里的庄稼?
赵树清沉思了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她一个人倒是容易,骑着胖墩一来一回顶多一个时辰,再用空间装回来,快得很。
但要带着村里人,就有点麻烦了。
她肯定是不能让人知道,她有空间这个东西的。
“那就没办法了,野兽倒是不怕,到时候带着胖墩去,路上的野兽都不敢靠近,就是太远了。
那还要不要跟里正说一声这个事情。”
赵大河:“我看还是说吧,让他们知道也好。有些人的亲戚有这东西,也能够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人。”
严氏点点头,是这么个理。
两家人商量完之后,严氏就带着满脸可惜心痛的秦氏,以及四个迟迟不愿离开、想多看看胖墩的堂哥堂妹回去了。
并且赵树清还给他们分了半背篓的竹笋,让他们带回去尝尝。
还把怎么炒,怎么熬汤,怎么凉拌的做法都给她们说了一遍,秦氏顿时又高兴了几分。
院子外的村里人也都已回去,虽然对食铁兽好奇,但永远也比不了自己饥饿的肚子。
赵树立和小树萍早就跑去看胖墩了,两人蹲在地上,撑着下巴看着胖墩啃竹笋,胖墩也不恼,自顾自的啃着笋子。
胖墩:“虽然你们这个样子很不礼貌,但本墩还是不跟你们这些孩子计较了,没有什么能阻止本墩进食。”
赵树清听着它的自言自语,一时有点想笑。
于是,转身进厨房假装打了一碗水,实际是空间里的水,放到它面前,并叮嘱了它几句后,就回厨房做饭了。
今天李氏给她打下手,她想要看看这笋子怎么做的?
赵树清一边做一边跟她详细的说,熬汤、炒的、凉拌她都做了个遍,李氏在旁边跟着仔细学,仔细记。
赵树清知道赵树立是个大胃王,因此炒的和凉拌的都弄了一大碗。
又炒了个蕨菜,今晚不做韭菜汤了,就拿着面饼就着笋子汤当主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