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一听到胖墩又抓到兔子了,对着它笑得更加一脸慈祥了。
胖墩实在忍受不了她的笑容,直接避开她,落到赵树清的屁股后面跟着,再也不想走到前面去了。
“卖倒是能卖掉,可能卖不上价钱。相比于兔子肉,人们还是更喜欢猪肉。”
“卖不上价钱也没事,能卖出去就好。”赵树清也不在意,价不高量来堆,反正兔子她又不缺。
两家人走出村子没多远,就走上了山路。
这下赵树清终于知道了村里人没事不去县城的原因了。
只因这山路太崎岖难走,不仅凹凸不平,时而上下,蜿蜒曲折。
而且极度狭窄,就仅能容纳一人通过,两人并排都走不了。
要是对面有人迎面走来,一方恐怕都要站到草丛里避让才能过得去。
甚至有的地方,头顶上方都能被高大的荆棘草木遮蔽,不见天日。
像她大伯赵大河这样的身高,都需要弯着腰低着头才能通过。
路的两边荆棘密布,树林丛密。
要是一个人走着,都担心会有野兽从里面窜出来袭击人。
怪不得村里人每次都是要结伴而行。
赵树清眼中,除了能看到一条向前不断延伸的小路之外。
对两边外边的情形则是无从着眼,外边什么情况一无所知。
甚至脚下的路都因少有人踩踏,都长出一蓬蓬的小草。
没走上一会儿,几个人的鞋就已经被这些草上的露水打湿。
赵树清感觉这条路就是从深山老林里硬踩出来的一般,而这条路一走就走了半个多时辰,
去县城一个时辰的脚程一半都花费了在这条山路上。
待走出这条山路来到大路上,赵树清回头望去,不由得感叹一声。
谁能想到这深山老林里的背后,居然会有一个三百多户的赵家村?
真正的与世隔绝啊!真不知道赵家村的先人们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是不是很惊讶?”赵大河看着她望着山路一脸呆愣的表情,他也感同身受。
当初他第一次来县城,走出这条山路的时候也是无比震惊。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居然处在这么幽深的地方。
赵树清听到赵大河的问话声,也放下了心中的震惊,转头问道:
“大伯,赵家村怎么把村子安得这么远?
既然住里面,村里人为什么不把路修好一些?这也太难走了!”
赵大河听到她这样问,也不奇怪,毕竟以前他也是这样问自己父亲的。
“我听我父亲说,当初世道乱,老族长便带着赵家村人住进了深山,躲避兵祸,轻易不出。
只当需要购买一些必要东西的时候,才组织人进城。
后面世道开始转好,人们也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
但村里人也在里面住习惯了就没有搬出来,只是把路修得好走一些,村里人也经常进城接活。
但前两年山匪猖獗,村里又有两拨人接连出事以后,这条路又少有人走。
渐渐地,这条路也荒芜了些,变得难走了。”
说到这里,赵大河似乎又想起了出事的弟弟,脸色也变得低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