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弟兄说:
“哥哥,我们那日打猎回到藏军洞,不见了哥哥,害得我们满山寻遍,忽遇那老婆婆到来,说起哥哥保驾干功立业去了。兄弟们要见哥哥,便相随婆子来到这里。”
薛仁贵说道:
“嗄,原来如此。可笑张士贵父子,把我们埋没,冒夺功劳,不想今天我们还有出头日子,今张士贵父子性命尽不保了。”
八人说:“就是。”
说罢,众人仍退两旁就列。
如今有秦怀玉、罗通、程铁牛、尉迟宝林、尉迟宝庆,这一班小爵主,也上来参见。
薛仁贵谦逊道:“敢情当不起。”
心下不安,连忙跪下说:“陛下在上,臣有言陈奏。”
天子李世民说:“王兄有何事奏闻?”
薛仁贵说道:
“臣本是山西绛州一介贫民,幸蒙陛下恩宠,又承蒙尉迟老千岁大恩,将帅印托付于臣执掌。于臣而言,位份虽微,然出兵号令责任重大,如今尉迟老千岁也在麾下听用,臣实不敢当此重任,意欲拜认老千岁为义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说:
“小王兄既有此心,朕今作主,将你认过尉迟王兄为义父。”
尉迟恭心中也觉欢喜,假意推辞说:“这个某家再当不起的。”
薛仁贵道:“说哪里话来?”
就当殿拜了四拜,认为义父。
尉迟恭从今待薛仁贵一条心的了,比自己亲生儿子还好得多。
薛仁贵又与众爵主结拜为生死之交,朝廷准奏,就在驾前,各府公子爷们上前歃血为盟。大家立了千金重誓,共同一处,处同一块,一十八人患难相扶到底。
信盟完毕,朝廷赐宴,金銮殿上大摆筵席,款待这班小英雄。
畅饮开怀,酒过数杯,薛仁贵讲述起破东辽关寨的用兵之法,这般那般,滔滔不绝,直讲到黄昏时分,才向圣上辞驾,返回帅府安歇。
到了次日清明,薛仁贵进殿,朝过天子。
军师徐茂公开言叫声:
“薛元帅,你既掌兵权,东辽兵将未晓汝名,快提兵马,去破了摩天岭,前来缴旨。”
薛仁贵应道:“是。”
回营吩咐,把聚将鼓打动,传令五营四哨,偏正牙将。
左右忙传令道:
“呔!元帅爷有令,传五营四哨,偏正牙将,各要披挂整齐,结束停当,在教场听候。”
元帅哨动三通聚将鼓,爵主们、总兵官无不整束,尽皆披甲上营说:
“元帅在上,末将们打拱。未知帅爷有何将令?”
薛仁贵说道:
“诸位将军,兄弟们,本帅今日第一次得君王龙宠,叨蒙圣恩,加封平辽元帅,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岭,奈摩天岭难破,为此本帅要往教场祭旗一番,烦诸位将军同往教场。今乃本帅头阵掌兵,故传你等到教场助兴,祭旗一番,往摩天岭攻打。自有八员总兵在此,不劳诸位爵主将军去的。”
众爵主齐回言道:
“元帅说哪里话来,今往摩天岭攻打,理应末将们随去,在标下听用。”
薛仁贵说:“这个不消。”
众将出营,上坐骑,端了兵刃,后面元帅薛仁贵坐上赛风驹,一同来到教场。
这班偏正牙将、大小三军,尽行跪接之仪。
你看那薛仁贵,好不威风:
头戴白绫包巾金扎额,双龙蟠顶抓红球;身穿银丝铠,前后鸳鸯护心;内衬暗龙白蟒袍,背插四杆白绫旗;左边悬震天弓,右首插穿云箭;腰间挂着白虎鞭,手执画杆方天戟;坐下一骑赛风驹,一身毛片如白雪,威风凛凛!
这班人马之中,有以前在张士贵手下的,如今也尽多在内,知道薛仁贵以前为火头军,过去同行同坐,今日做了元帅,何等风光满面生,腾腾杀气赛天神,三军无不啧啧称赞。
祭旗已毕,众将拜过,奠酒三杯,鸣炮三响。
元帅薛仁贵说:“诸位将军,请各自回营,本帅只带八员总兵,去破了摩天岭,回来再相会。”
众将道:“元帅兴兵出战,末将们理当同去听用。”
元帅薛仁贵说:“不消,保驾要紧,城内乏人,请回罢。”
众将道:“元帅既如此说,末将们从命便了。”
众爵主便各自回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