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商品整齐地摆放着,每一件都在阳光下闪烁着独属于它们的微光。
而那些摆摊的小贩们也各自施展着浑身解数。有的在地上铺着色彩斑斓的毯子,上面摆满了新奇的小玩意儿,有带着神秘花纹的贝壳、用彩绳编织的精美挂件、造型古朴的小木雕;
有的支起简易的架子,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那糖衣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引得周围孩童的目光紧紧追随;
还有的摆着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锅里煮着香喷喷的肉羹,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撩拨着人们的味蕾。
人来人往的集市就像一条流动的长河。挑着沉甸甸担子的大汉,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嘴里吆喝着让一让;
挎着篮子的妇女们一边走一边挑选着商品,时不时和摊主讨价还价,那声音此起彼伏;
嬉笑奔跑的孩童在人群中穿梭,就像灵活的小鱼,他们的眼中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兴奋,手中紧紧攥着刚得来的小玩意儿,脸蛋因奔跑而红扑扑的,给这热闹的集市更添了几分生机。
张味道和宇道晃晃悠悠地走在集市中,走走停停,像是两只在花丛中徘徊的蝴蝶。
不过,他们停下的原因可不是那些新奇的小玩意,而是路旁一个个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小吃摊。
张味道那双眼,一瞧见小吃摊,就像饿狼看见了猎物般放光。他会凑上前去,翻翻这个,挑挑那个,每路过一个小吃摊,都要买上一些,短短一段路,他的嘴可比腿忙多了。
一路上,张味道不停地吧唧着嘴,还时不时发出满足的哼哼声,那副模样真是有趣极了。
张味道就这样领着宇道在人群中穿梭,终于,来到了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这里远离了集市中心的喧嚣。
一家店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位置极为隐蔽,若不仔细寻找,很容易就会错过。
这家店铺乍一看极为朴素,墙壁是那种未经雕琢的大块青石砌成,岁月在石面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店门是厚重的实木材质,没有过多的装饰,只在边角处有着简单的纹路,那纹路像是自然生长在木材之中,流畅而质朴,却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门上的铜环,经过无数次的触摸,已经变得光滑无比,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普通的店铺,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恢弘大气。
它就像一位隐世的智者,虽不张扬,却有着让人敬畏的气场。
店内空间宽敞明亮,地面是打磨光滑的石板,每一块石板的拼接都严丝合缝。
木质的货架古色古香,没有华丽的漆色,只是保留了木材原本的色泽,在柔和的光线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货架上摆放的物品并不多,但每一件都像是精心挑选的珍宝。精致的瓷器,没有过多的彩绘,只有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典雅的图案;
古朴的茶具,散发着淡淡的茶香,仿佛承载着千年的茶文化;
还有那些用绸缎包裹着的物件,虽然看不见全貌,但那绸缎的质感和细腻的光泽,都显示出其不凡。
店铺里的一切都在低调中彰显着典雅与高端,让人一踏入便为之吸引。
宇道抬头望去,只见龙飞凤舞的几个字“锦瑟幽梦轩”。
仔细去瞧那高悬于店门上方的牌匾,宛如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珍宝。
牌匾以沉香木制成,其色如墨,似能吸纳天地之灵气,在阳光的轻抚下,泛出幽微而神秘的光泽,仿佛藏着无尽的往事。
牌匾上的字,乃是一位绝世书法大家以银粉勾勒,笔走龙蛇,似有风起云涌之势。每一笔都仿若灵蛇舞动,飘逸洒脱,又似仙人御剑,风姿卓然。
字体的形态变幻无穷,尽显高雅与大气,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情思,彰显出这家店的超凡脱俗。
张味道站在店门前,眼角余光瞥见宇道正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精美的牌匾,眼神里满是惊叹与好奇。
张味道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喜,这可是个显摆自己学识的好机会,可不能放过。随即他轻咳一声,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宇道,这家店可大有来历。”
宇道听到这熟悉的腔调,微微皱眉,心里想着这老道又要开始显摆了。
不过这牌匾确实不凡,那银粉勾勒的字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他忍不住想要知道背后的故事,于是嘴上回应道:
“哦?说来听听。”
张味道故意顿了顿,清清嗓子,开始讲述:
“它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能追溯到遥远的盛唐天朝。那是一个文化璀璨如繁星闪耀的时代啊,天朝初立,太祖皇帝那可是有着雄才大略,他深知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所以礼贤下士,广纳天下贤才,就像干涸的大地迎来甘霖,文化艺术在那时蓬勃发展,各种奇思妙想、精妙技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后几代皇帝也算励精图治,也一直谨记太祖教诲,彼时,有一位名叫苏逸尘的雅士,他可不是一般人。”
说着,张味道仿佛感觉自己就是那苏逸尘,挺直了腰板,眼中泛光。
“出身世家的他,自幼就浸淫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才高八斗那是自然,而且博古通今,琴棋书画对他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更难得的是,他对各类奇珍异宝有着独特的鉴赏力,就像是上天专门为这个时代造就的文化守护者。”
宇道眼睛一亮,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他插言道:
“这样的人物,想必在朝堂上能有一番大作为吧?”
张味道像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满意地点点头:
“没错,苏逸尘心怀壮志,他就像一把绝世宝剑,渴望在君王身边一展锋芒,一心想以自己的才学辅佐君王,成就一番盛世伟业。”
“他曾向朝廷进献治国之策,那些策略可不是泛泛之谈,其中多涉及文化传承与发展,就像为王朝的文化大厦添砖加瓦,深受皇帝赏识,皇帝都视他为股肱之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