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要做的,就是穿过于州战场的混乱地带,只有穿过才算安全很多。
与此同时,安阳县的另一支商队也踏上了归途。王幸,这位粮商王岸的二伯,此刻正率领着安阳商会两百多名伙计,押运着从各地收购来的粮食,缓缓行进在于州战场的混乱地带。
整整两百车粮食,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仿佛不堪重负的呻吟。每一辆马车都装得满满当当,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之中,留下两道长长的车辙。这些粮食,是安阳县的命脉,也是王幸此行的重中之重。
于州战场的风,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嗅觉。干枯的血迹随处可见,残破的兵器散落在地,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王幸骑在马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他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出果断和胆大。虽然身处险境,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多年的商海沉浮,早已将他历练得处变不惊。
诸位,穿过于州战场这个小道后,我们往瓦刺草原方向回安阳县!王幸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风中回荡。
到时候我宴请各位在安阳酒楼喝一顿,这一趟就算是圆满结束!
数百名伙计闻言,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齐声应道:那就先谢过王掌柜!
这条小道,对于经常往返于各地的王幸他们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他们知道,只要穿过这条小道,再绕道往瓦刺草原方向走,便可以避开大部分的危险区域,安全返回安阳县。
只有往瓦刺草原方向走,才算是非常安全。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滚滚,碾压着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王幸的心中,既有对这一趟圆满结束的期待,也有对未知风险的警惕。
拉完这一趟就可以暂停一段时间,临近寒冬也不好外出再次收购粮食。
因此他每一次押运完成,都会宴请一路跟随押运的伙计到安阳酒楼喝一顿。而在每一次带人出发前往其他地方收购粮食时,都会跟酒楼的人提前预定好位置。
风声呼啸,似乎在为这支队伍壮行。王幸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在他的身后,两百多名伙计紧紧跟随,他们的身影在这片混乱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地团结和有力。
此时的李公公在远处也看到了,王幸等人的押运商队,并看向李凝雪道:李公子,前方好像是安阳商会的商队,我们要不是前去和他们一起呢!而跟着他们一起走可能会更安全一些。毕竟其经常走南闯北,知道往什么路线走会更加安全一些。
紧接着李凝雪道:你说的对,我们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