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位路过的医生敏锐地察觉到江凛那异常苍白的脸色,赶忙上前询问:“你一个人来的?”
江凛被疼痛折磨得意识恍惚,只是隐约捕捉到有人在说话的声音。他拼尽全身力气,才勉强撑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他嘴唇微微颤动,试图回应,却未能发出半点声音,只是虚弱地吐出“栀栀……”二字,同时手指向林栀琰排队的方向。
医生迅速拿起对讲机呼叫:“来个床,急诊!”这声音瞬间引起了林栀琰的注意,她扭头一看,只见江凛虚弱地瘫坐在那儿,大惊失色之下,顾不上排队,心急如焚地朝江凛奔了过去,焦急地问道:“医生,他怎么了?”
江凛此时只觉耳边鸣声大作,双眼也似有千斤重,怎么也睁不开。他虽听到了林栀琰与医生的对话,心中焦急万分,想要开口宽慰几句,可身体却已不听使唤,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我……我没事……”话音未落,便彻底昏了过去。
“江凛!”随着医生和护士匆忙而有序地将江凛推进急救室,那扇门缓缓关上,将林栀琰隔绝在外。她在急救室外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来回踱步,坐立难安。双手下意识地紧紧交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也顾不得去擦。她的内心被恐惧与担忧填满,只能在心中不停地祈祷:“江凛,你一定、千万不能有事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对她心脏的一次重重捶打,她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那扇紧闭的急救室大门,盼望着能有好消息尽快传来。
医生迅速将江凛推进急诊室后,立即展开全面检查。护士先为江凛接上各种监测仪器,心电监护仪的线条开始规律地跳动,显示着他此刻不稳定的生命体征。医生一边按压江凛的腹部,一边让仔细询问陪同的林栀琰江凛过往的病史、近期的饮食与作息情况等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此次发病相关的细节。随后,医生快速安排了一系列紧急检验项目,包括更为精准的血液生化检查、腹部增强 CT 等,力求尽快明确病因。
检验结果很快出来,显示江凛是坐过山车时胃部受到强烈刺激,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并伴有胃痉挛,同时肠道也有部分梗阻迹象。医生们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首先为江凛注射了强效止痛针以缓解他那难以忍受的剧痛,只见针头精准刺入血管,药水缓缓推进,江凛紧皱的眉头稍有舒展。接着进行胃肠减压,医生手持胃管,动作娴熟而谨慎地插入江凛鼻腔,慢慢推进至胃部,引出积压在胃部的气体与液体,减轻胃肠道压力,那咕噜咕噜的引流声仿佛是身体排出“故障”的信号。同时,通过静脉通道输入消炎药、解痉挛药以及补充电解质的混合药剂,调节他紊乱的肠胃功能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与能量。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时刻守在江凛床边,犹如忠诚的卫士。根据仪器反馈的数据和江凛的身体反应,精细调整药物的剂量与流速。时而查看心电监护仪上心率与血压的数值变化,时而观察江凛面色是否恢复些许红润。护士们也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记录各项数据,将每一次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用药情况详细记录在案;有的则定时检查胃管和输液管的通畅情况,轻捏管道确保液体顺利滴入,还不时留意江凛的表情,以防他有任何不适反应,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凛的状况逐渐趋于稳定。胃管持续有效地引流,胃部的压力进一步减轻,他的脸色也从最初的惨白开始有了些许血色。心电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波动渐趋平缓,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节奏,血压也稳定在较为安全的范围。
医生在仔细评估江凛的恢复情况后,决定继续维持当前的治疗方案,但适当降低了止痛针的剂量,以避免药物过度使用对身体造成的潜在风险。同时,增加了对江凛腹部的轻柔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梗阻。护士们则更加频繁地与江凛交流,鼓励他尽量保持清醒和放松的状态,尽管他仍十分虚弱,但意识已经逐渐清晰。
林栀琰在急诊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她不时透过门缝向内张望,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当护士告知她江凛的情况正在好转时,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情,但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默默在心中为江凛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