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边有个风俗,说是结婚这天,新媳妇穿的衣服越厚,结婚后日子过得越富裕。所以结婚这天,为了让自己闺女以后有好日子过,娘家妈拼命往自己闺女的棉袄棉裤里絮棉花。
村里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在冬天,新娘子哪怕是穿着一层两层厚厚的棉袄棉裤也没啥。现在是春天,一早一晚有点凉快,穿件秋衣或夹袄就可以了。白天有太阳,人们都穿着单衣单裤,有的甚至是背心短袖。这么热的天,要是穿上这么厚的棉袄棉裤,怕是要把人热晕。
“娘,我换好衣裳了,不用穿这个了。”
“穿着吧,今儿个你兴穿厚点,往后你们过得厚,到了那边拜了天地再换下来,就一会儿,热不着你的。”
“二妮儿,穿上吧,这是你娘的心儿,看你娘给你絮的多厚实,你们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厚的。”二闺女的姑姑在一旁劝说。
“穿着吧妮儿,我送过好几个闺女,还没有见过这么厚的棉袄棉裤,你娘是心疼你。”
送媒客的一句话,说的张家二婶子的眼睛更红了,眼泪憋在眼眶里,似乎马上就要掉出来了。为了不在二闺女跟前掉泪,张家二婶子找了个借口,走出二闺女的屋子。
“穿着吧,我去看看亲戚们都来齐了没有,来齐了你们都过去吧。”
在一众亲戚的劝说下,张家二闺女还是穿上了棉裤,在大红套装的外面,套上了大红缎子棉袄。跟着三姑和她家三闺女一起,上了接亲的拖拉机。
虽然棉袄没系扣子,但是天气太热了,加上拖拉机上的棚子,是一领新席外面罩着大红纯棉床单,搭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不一会儿,张家二闺女脸上就出汗了,为了不把自己的妆容弄花,她只能用棉袄的袖子去蘸额头上的汗。看到张家二闺女擦汗,三姑拿出自己的新手绢,递给了她。
“二妮儿姐,你用我的手绢擦吧,我这个手绢是为了给送亲,拿的新手绢,我一回也没有用过。”
好在是一个村子里的,娘家婆家离得不远。拖拉机从张家二婶子门口出发,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再开到大狗家门口,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就到了。亲戚们都是直接走过去的,拖拉机到大狗家门口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等在门口了。
杨子家里是独姓,除了二狗子,没有小辈。新娘是自己的亲嫂子,二狗子不会带头去闹新娘,没有人带头,其他人也都没有兴趣去闹了。张家二闺女又是本村的闺女,还有娘家人都在场,除了说几句新娘子漂亮的话,也没有人过分去闹。下车的时候,没有人拦截闹腾,三姑跟着二闺女顺顺当当进了家门。
吃过午饭,三姑和张家三闺女,本来应该跟着娘家人一起回去的。张家二婶子舍不得二闺女,嘱咐她家三闺女和三姑留下,一起陪着二闺女。虽然是一个村的,村里人都熟悉,一般人都不会太为难她。张家二婶子知道二闺女在为人处世这方面,不如大闺女心思缜密,担心她走后别人说什么玩话的时候,二闺女忍不住闹出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