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就算找着了人也不放心。夫妻两个都去上班了,没个自家人看着,留孩子在人手里,怕孩子受委屈;把孩子带去供销社吧,人来人往的也不方便。
夫妻俩就想着还是请自家老娘来照看着,再请个附近的妇人来帮忙做饭看孩子。
黄丽把这事儿和林红玲一说,林红玲就去劝自己老娘了:“现在家家户户就一两个孩子,要是被人偷走了可就找不回来了。你忘了,林大娘还想偷偷把明月抱走呢!”
林母悚然一惊,林大娘家也住镇上,听说她还在到处相看孩子,想抱个漂亮又聪明的孩子养。
哎呀,她把这茬给忘了!
林大娘可还没死心呢!
不用儿子儿媳请求了,林母当即表示要留下来照看孩子。
至于马慧芳,她娘家就是一个村子的,明河也快到五个多月了,她又不下地,带俩孩子完全没问题嘛。
林母完全忘了她对着马婶子说的话了。
就算马婶子要说闲话,林母也无所谓,她都住镇上了,难不成马婶子还专程来镇上说给她听不成。
当着全家人的面,黄丽表示不白让婆婆照看孩子,每个月给十五块钱。家务也不让婆婆干,就是看着家和孩子就成。
事情说定了,林宏达和田小红也说要走,孩子明天得上学,家里还养着几头猪,虽然早上出门交代了二叔帮忙喂下猪食,但还是不放心。
马慧芳倒没说要回去,想着来都来了,她也没养个牲畜,住一晚也行。
晚饭做的比较简单,把中午剩的完整的肉重新蒸热,熬了一锅红薯粥,黄丽还蒸了包子和花卷,配着自己做的青菜头咸菜,一家人吃津津有味的。
之前打算摆摊,黄丽买了不少面粉放家里,这下就派上用场了。
吃完晚饭,林红玲夫妻俩就带孩子们回去了。他们自己有自行车,回去也要不了多久。
晚上,安顿好林母和马慧芳母子三人后,林宏明和黄丽这对夫妻俩终于能休息了。
明玉白天玩的太疯,这会儿早就睡着了。
黄丽把两个女儿放在床里边,夫妻二人开始数今天收到的红包。
今天不算办酒席,但是各家也送了礼金。
让黄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慧芳竟然还包了整整三十块钱!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月里,物价可是相当低。
一个馒头才卖一毛钱,香喷喷的肉包子也不过才两毛钱一个而已。豆浆和糖水更是只要五分钱就能买到满满一大碗。这三十块钱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老三媳妇......”黄丽不禁有些感慨。虽说马慧芳平日里确实有点贪吃,也总是喜欢占些小便宜,但不得不承认,她在人情世故上做的还是很妥帖的。
林宏明搂着黄丽坐着,把下巴搁在她的肩头,看她数着钱眉飞色舞的样子,眉眼间都是笑意。
他就喜欢看她高兴的样子,看她高兴了比让他吃肉还觉得开心。
黄丽把今天收到的三百多块钱的礼金收到衣柜里的匣子里,掰着手指头和林宏明算账:“我们买房子、过户加上修缮屋子就花了三千五,明玉学费、生活费,再加上今天请客吃饭,还有平时七七八八的花销,加上这个月工资,我们手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块钱了。
你还得买辆自行车,每个月给妈十五块,还要请人照顾明月。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了,明玉和明月也得做新衣裳了,你也得买身新衣服了……
我上班以后,得给明月加奶粉,明玉也要喝麦乳精……”
这么一算,一千多块好像就剩不了多少了。
林宏明看着黄丽举着白生生的手指头数着,昏黄的灯光照耀在她的身上,让她浑身冒出一圈神圣的光辉,心里顿时就热的不行。
堵住媳妇喋喋不休的嘴,余下的话明儿个再说吧。
次日清晨,林宏明早早地起床烧水把昨天包好的包子给蒸上。黄丽还在睡,他也不信奉君子远离庖厨的话,洗衣做饭干家务样样精通。
等人都起来了,他就下了一锅面条,拌着黄丽之前熬的肉酱一起吃,又香又辣,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
俩孩子吃不了辣,林宏明就给她和明海各煎了个荷包蛋,卧在面条下,两个小孩吃得头都不抬。
马慧芳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老三在家的时候对她和孩子也挺好的,她喂奶容易饿,每次半夜饿了老三都会起来给她弄点吃的。
老三这一走就是大半个月,也没往家里打个电话,不知道他在外地到底适不适应,想不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