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明进考场后,黄丽就去了一趟西城。
她先是去看了下西城新开的楼盘衡元府。
房子还不错,每栋楼都有电梯,就是地理位置偏了点,周围的生活设施也不成熟,入住率不高。
看完房去商场买了套护肤品,花五百多,付钱的时候黄丽手都有点抖了,乖乖,一套擦脸的要她五个月工资呢!
黄丽还给李少安也带了份礼物,是个名牌篮球,她想着不管李书记家人需不需要,也不管他们用不用,这都是她和林宏明的一份心意。
她还给明玉买了件衣服和一个发条玩具,用手拧发条就能玩,明玉肯定会喜欢。
商场还开了家婴幼儿用品专卖店,黄丽看着商店橱窗里挂着的可爱又漂亮的婴儿衣服,忍不住走了进去。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肝宝贝打扮得如同小天使一般光彩照人、惹人怜爱,黄丽也不例外。
明月本来就长的粉雕玉琢,聪明可爱,如果再能让她穿上这些时尚潮流的婴儿服装,会让她变得更加俏皮可爱。
售货员推荐一件模样怪异的衣服,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用纽扣把两边连接到一起。她说这叫连体衣,大城市的小孩儿都这么穿。
售货员介绍道:“同志,你手上拿的这款婴儿连体服的质地十分柔软,采用的是纯棉面料,触感十分亲肤,就像妈妈的抚摸一样温柔。
同时,这些面料也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即使宝贝出汗也不会感到不舒适。
这款衣服都配色很好看,看起来清爽又美观。”
西这件衣服做工挺好的。白色的布料上印着红彤彤的草莓,领口、袖口和裤脚处包了粉色的边,和身上的图案相宜得彰。
黄丽拿着衣服在明月身上比划了一下,还挺好看的。又看了看价格,十八块钱,还不打折。顿时咋舌,这比大人的衣服都贵了。
看了看正笑的开心的明月,想想存折里的数字,还是咬牙买一件。
她正打算去结账时售货员拿出了一片婴儿纸尿裤给她看,“同志,我们店里有德国进口的纸尿片,你要不要看一看?”
“纸尿片?”这又是什么新奇玩意?
售货员看她有兴趣,立马拿出一片打开的纸尿片给她看,“对,一次性纸尿片。”
“目前纸尿片在整个县城只有我们家才有的,别的婴儿用品专卖店里都没有。”
黄丽看了她一眼,心说整个县城拢共也没几家婴儿用品专卖店吧,再说这一次性纸尿片价钱应该也不便宜。
“你说它叫一次性婴儿纸尿片?意思是每一片只能用一次?”
售货员挤出个干笑来,确实,这玩意儿好用归好用,但是它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她也想不明白老板怎么会进这么贵的东西来卖,一片就要两块多呢!也不知道他进的这几袋纸尿片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
“这个和尿布一样的用法吗?”
“是的是的,同志,这个一次性纸尿片虽然只能使用一次,但它有个好处就是它不漏尿不漏大便。要是长时间坐车呀,或者是晚上睡觉呀,用尿布会尿湿,但是用纸尿片就没这个烦恼了。”
黄丽想到中午还要去李书记家拜访,若是给明月使用布尿布,到时候处理起来肯定会十分麻烦。
况且在李书记家里收拾孩子用过的尿布,总归不太雅观,也会给主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想到这里,她越发觉得这纸尿片的作用很大,“这袋纸尿片有多少片?一袋多少钱?”
售货员眨眨眼,露出个假笑,伸出五个手指头。
她看到伸出的五个手指头,顿时心惊肉跳起来,忍不住微微皱起眉头,心里暗自嘀咕,这外国玩意儿真是贵!
可以这纸尿布能够让宝宝保持干净舒适,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这点付出也是值得的。
这样想着,她咬咬牙,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买下了那一袋纸尿裤。
结完账,黄丽马不停蹄地坐公交车赶往东城一中。她可不敢再逛了,再逛下去她就得把兜里的钱全都贡献在这里了。
哎,还是穷闹的!
明月真的很乖。
黄丽用背带把她背在胸前,她一点儿也不哭,就睁着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看累了就睡觉。这下,她正在黄丽怀里呼呼大睡。
等黄丽到一中大门时,刚好到十点五十分。
“叮铃铃……”铃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了考场。
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人垂头丧气,满脸懊悔之色;有的人则神情沮丧,脚步沉重地缓缓前行;还有一些人却显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而在这群考生之中,林宏明的步伐格外轻松,他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从容的笑容。
显然,他的心态非常不错,对于这次考试并没有看得过于重要或紧张。
这次同河中学除了他还有两个老师也来参加考试了,他和另外两个一边走一边讨论考题,几人有说有笑,完全没有受到考试结果的影响。
或许对他来说,无论成绩如何,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黄丽等了大概十分钟,林宏明就出来了。
“阿丽,你在这儿等多久了?怎么也没找个地方坐着?”林宏明一眼就看到站在大门外树荫下的母女俩。
林宏明把背带解开,把睡得正香的明月抱在怀里。低头看到她手里提着的一个个购物袋,他有点心疼,也不知道刚刚那两个多小时黄丽她带着明月是怎么过的。
“林老师,嫂子,那我们就先走了。”林宏明的两个同事和他们打完招呼就离开了。
“哎,好,再见。”
考完了,该访友的访友,该回家的回家,大家就各自散了。
“咱们先吃点东西吧,这半天也怪辛苦的。”林宏明和黄丽商量。
“行,不过这学校周边也没什么可吃的,我们坐公交车去人民广场附近吧!到时候就把东西拎着去李书记家。”黄丽观察了下一中附近,发现这一带虽然也属于城中心,但是因为是暑假,所以门店开的不太多。
“其实在这里开个快餐馆,生意应该还可以。”他们家开的饭馆有一个门面就是做的快餐生意,就是考察队的订餐任务。
快餐馆刚开始只有考察队的队员去吃饭,后来镇上的医生、学校的老师还有车站的工人也会去吃,毕竟快速、方便,味道好还便宜。
黄蓉第一天来去店里打工就觉得很惊奇,她说市里也有这样的快餐馆,不但方便快捷,菜品丰富,价格也很实惠,很受学生和工人的喜欢,还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
黄丽听她念叨了一嘴,也就记住了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