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响起,省城李家的阿姨接通了电话,听到是个小姑娘的声音,瞬间就高兴了:“您好,是找少清小少爷吗?”
明玉清脆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到她耳边:“是呀,阿姨,我找少清。”
“您等一下,我现在就去叫小少爷来听电话。”
明玉听见听筒被搁置在一边,对面传来短暂的空白盲音,不过几秒,一阵急促的“踏踏”声便透过话筒传了过来。
紧接着,一个充满兴奋与喜悦的声音响了起来:“明玉,我是少清。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明天就要回来了,到时候来找你一起玩儿呀!我们可以去附近郊游,还可以去上次那个庄园玩儿。”
“对啦,明玉,你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或者特别想做的事情?快跟我说一说!”
明玉连忙制止李少清滔滔不绝的话语:“少清,我妈妈说明天带我们去市里见见世面。你知道市里是哪里吗?你知道市里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吗?”
李少清被难住了,大脑空白了一秒。扭头看看坐在旁边看书却一页也没翻动的李部长,大声问:“爷爷,市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李部长愣一下。孙子去南平县待了半年,回来人活泼了些、话密了些,不过他若是能少问些让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更好了!
李部长有点为难地看了看孙子,他又不能直接告诉孙子他不知道,他丢不起那个人。
李部长正纠结中,李少清就侧头对着话筒说:“明玉,我爷爷也不知道。那我明天去市里大伯家,你到时候去大伯家找我吧!”
明玉也很干脆地应了:“行。”
两个孩子似乎忘记了黄丽和林宏明也没去过市里,根本就不知道李忆在市里的新家在哪里!
明天要去市里,黄丽就给林母打电话告诉她一声,让她和姚莲花把明天的工资发下去,剩下的钱收好,她过两天回镇上再对帐。
给林母打完电话后黄丽又给黄父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先是关心父母的身体,又简短地说了明天的安排。
听到黄丽说要做服装生意,黄父就有点担心了。做生意挣钱是不假,可总归不是铁饭碗,收入也不稳定。
不过,女儿都这么大了,做决定前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如此,当父母的还是支持她吧!
黄父想通后就问了她的规划,还关心她的资金问题,想着给她凑点。
黄丽听到父亲说的话心里很感动,连忙拒绝,并表示从市里回来后就带两个孩子回家里来看看。
安排好一切,黄丽去银行取了些现金,换了零钱,又回家收拾一家人的行李。
收拾完东西,想到何好说的在批发市场的那个老同学,又把杨燕的联系方式放进钱包里。
吃完晚饭后,黄丽就守着电话机,七点一到,她就给黄蓉拨去了电话。
黄蓉听姐姐说要来市里十分高兴,就约定好明天中午十一点在学校正门碰头。
“叮铃铃……”闹钟准时在七点响起。黄丽翻身起床,黄琴已经收拾好东西,并把早餐买了回来。
黄丽拿了一百块钱给黄琴。这一个月她在家里也没闲着,做饭做家务,带明月,平时还给明玉买零食,于情于理都该给她发工资。
黄琴也不推辞。她如今也知道二姐的脾气了,等服装店开业了好好干活,多给二姐挣钱报答她。
长途汽车行驶在国道上,明月就有些闹觉了。
林宏明用水壶里的温开水给她泡了奶粉,明月吃完后打了个饱嗝就开始睡觉,惹得邻座的两个年轻姑娘以为他在奶粉里下了安眠药,偷偷商量着下车后去报警。
明玉偷听到两人的对话后乐得咯咯直笑:“姐姐,他是我爸爸。”又指指明玉和黄丽,“这是我妹妹和我妈妈,我爸爸不是人贩子。”
两个年轻姑娘听到明玉的话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明玉趴在座位上和她们聊天,没一会儿就熟悉了起来。
这两个姑娘是堂姐妹,一个叫柳宁,一个叫柳惜。她们的姑姑在雄关服装批发市场开了个门市部,她们就是在服装批发市场上班,这次是回县城来探亲的。
黄丽耳朵听到这个信息,眼里闪过一丝惊喜,这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太巧了不是!
国道的路况比镇上到县里的好太多,乘客也没带什么活鸡活鸭,明玉就没晕车。
明玉一路上和两个年轻姑娘聊天,聊到开心的时候居然跑到她们的座位上挤着,两个大姑娘一个小姑娘聊得格外投缘。
一个半小时后,汽车就驶入了禹州市长途汽车总站,两个姑娘就和明玉道别。
黄丽连忙喊住她们:“两位妹妹,等一下。”看两个姑娘停下脚步,她又接着说:“妹妹,我第一次来市里,能不能问问去禹州师范大学怎么坐车?”
两个姑娘瞬间就笑了,柳宁活泼些,指着汽车站门外的公交车站说:“姐,你们坐12路公交车坐两站就可以直达师范大学。如果你们还要去别的地方的话可以去报刊亭里买份地图。”
黄丽笑着和两人道谢,又请两人吃冰棍。
柳惜有些谨慎,柳宁就笑了,轻声对她说:“不怕,姐,你看他们一家人的穿着打扮,肯定不是坏人。”
柳惜拿这个堂妹也没办法,冰棍都接过来了那就吃吧!
黄丽又笑着问她们:“两位妹妹,我这次来市里还想去服装批发市场逛逛,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给个你们门市部的地址?”
柳宁的眼睛就冒出欢喜的光芒来,她这是好运来了?坐车都能坐来大单?
不等柳惜阻拦,她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刷刷几下就写了门市部的地址和店铺名称,双手递给黄丽。
这可是她的潜在客户,可不能怠慢了。
道谢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坐公交车。市里的公交车是用电的,车顶上有两根长长的电线,沿着轨道行驶。
明玉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一切,她以为县城的房子已经修得够高够好看了,可和这里的房子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黄琴越过明玉看向窗外,繁忙的街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各色店铺琳琅满目,处处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她的心在这一刻砰砰地剧烈跳个不停,一个声音在心里告诉她:“黄琴,你要加油啊,总有一天,你要在这里扎根、成长,活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