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元璋心底也很恼火,却从未跟人表露出来。不过他随后便下令,命徐达个常遇春两人展开了还击。
连同汤和所部在内,十数万人向东而进,大败张士诚部于龙潭,逼迫张士诚不得不回防平江。
这场大战,徐达的军士才能得以展露出来。同时,也算是令朱元璋大大的扬眉吐气。应天城中,一片赞誉之声。
而就在这被赞誉声所淹没之处,王小十却是无事闲居在家中。
锦衣卫中,情报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这次对抗张士诚的战斗中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至于王小十自己,更是显得一无是处。他即不能如徐达那般统兵布阵,又不能像常遇春那般的跨马厮杀。最近这几次议事,朱元璋甚至都没有派人来通知他,似乎已经将他排斥在了朱元璋的军事集团之外。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要知道,就连李善长那家伙,因为打理应天府政事的关系,每日也是出入在朱元璋周围。逢这种集体议事,更是多次抒自己的意见。别管结果如何,至少在朱元璋面前漏了脸。
倒是王小十,这沉寂下去容易,想要再如先前那般的风光,只怕是不易了!
索性,王小十也不去管那些,只落得个安逸。锦衣卫中的事,有纪纲管理着,轻易也不会劳烦他。倒是胡定邦与方孝孺,两人奔波于周边各地,却总会时不时想着回到应天府中,当面向王小十禀报。即便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会到这里看上王小十一眼。
这不,今天又到了这两人例行公事的日子。
方孝孺这一年多胖了不少。从前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吃不饱饭才到大户人家做长工。如今身份不同了,当了锦衣卫的官职,自然是要将以前流逝掉的营养补回来。
“小十哥。刘福通那里率军北上抗击元廷,如今正在n一代与元军对峙。元廷领军将领名叫答失八都鲁,两方僵持不下已有数月,元廷内部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始终没有派兵增员的打算。”
“恩。”王小十轻声答应道。他正靠在一张躺椅上,半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胡定邦又道:“小十哥。南面张士诚部在一带攻势受挫。元廷行省丞相达识帖木儿,已派军攻击张士诚部,收回杭州一带。再加上徐帅已攻克常州,逼得张士诚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守s。”
胡定邦和方孝孺两人是直接听命于王小十。在年后,王小十便吩咐这两人,一个负责南面的情报,一个负责北面的情报。
“恩。”王小十又是答应了一声,像是对此漠不关心一样。
“小十哥。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几场大战下来都没有我们锦衣卫什么事,搜集到情报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弟兄们各个都没了劲头,只盼着小十哥能站出来,再领着我们干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方孝孺跟着王小十时间更长,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的顾忌。“我和定邦两人都负责情报,纪纲统领手下的兄弟主要负责战斗。最近,他那里更是难做。因为几场大战我们锦衣卫都在后面观战,总是被另外几位将军的人冷嘲热讽,弟兄们人人都憋着一股火。”
王小十睁开眼道:“怎么没听纪纲说起这事?”
胡定邦打圆场道:“可能是怕你听过了心底难受吧。”
王小十知道,想要赢得这些骄兵悍将的尊重并不容易。当初,自己用计拿下滁州,又请来了刘伯温,进而攻下集庆,因此朱元璋将他的地位放到与徐达、汤和等人并肩,也无可厚非。虽然高过众位将领一头,可大家也无话可说。
不过最近,几场大战下来,不单徐达、汤和的战功累累,更兼是其手下的诸位将军们一个个扬眉吐气。反倒是王小十,半年多来锦衣卫停滞不前,寸功未立,可王小十却仍旧与汤和等人比肩,压过这群将领们一头,便总会引人非议、招人妒忌。
如此,这议论声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加剧,直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而王小十却仍旧稳坐摇椅,过起了老态龙钟的生活,方孝孺与胡定邦两人这才为其着急。
若没有王小十的提拔,两个人不会有今天。所以,这两人才会这么卖力的劝说王小十。
而他们所说的这些,难道王小十不曾想到吗?他当然想到了。只不过,想到归想到,他却并不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旁人想要怎么说他管不着,只要安心的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他可是十分清楚。那些在朱元璋面前自视功勋的人,早晚都会成为刀下之鬼。虽然离着朱元璋登基还早,但王小十已经开始刻意的有所收敛。
“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两个人叹着气、摇着头的离开。而他们还未等迈出大门,迎面便又有一人来探访王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