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首又一首精妙绝伦、引人入胜的优秀诗作被逐一宣读出来,那些早已望眼欲穿、迫不及待的人们,终于盼来了李蒙那激动人心的话语:“接下来,即将要宣读的乃是本次活动中的最后一首作品啦!”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场顿时掀起一阵骚动。
在场的大多数人心中都不禁暗自揣测起来,而其中不少人的脑海里已然浮现出一个名字——杨光。
毕竟,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这压轴之作极有可能出自才华横溢的杨光之手。
果不其然,就在众人交头接耳之际,李蒙紧接着开口道:“没错,正如大家所猜想的那样,这首词的创作者正是杨光先生!那么现在,请诸位静下心来,一同欣赏这最后的精彩诗篇吧!”
说罢,李蒙那充满激情且铿锵有力的声音骤然响起,宛如黄钟大吕一般,在整个空间内回荡开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市井百姓,无一不被这一首词深深地震撼和惊艳到了。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之中,完全沉浸在了词作所营造出来的优美而又深邃的意境里,如痴如醉,久久无法自拔。
这首词不仅蕴含着一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让人热血沸腾;同时还流露出作者那壮志未酬的无尽感慨与叹息,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字里行间,既有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恋,又充满了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和无奈。
这种复杂而又真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直抵人们心灵深处,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当这首词作被缓缓吟诵出来时,坐在讲台上静静聆听的张北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了。
只见他猛地一拍桌子,整个人霍然站起,双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随
着一声中气十足、震耳欲聋的“好!”字脱口而出,仿佛一道惊雷在教室中炸响。
这突如其来的响动如同一记重锤,瞬间将沉浸在诗词美妙意境中的同学们狠狠地拽回到现实世界之中。
众人皆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那个此刻显得异常激动甚至有些失态的张北峰身上。
而坐在角落里的路小南,则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