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四皇子也不是笨人,心知肚明:谁见战场上骑兵迎面冲锋需要人护着后方的?补刀什么的不过是拣功劳;至于跑到前面去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二人连连点头,翻身上马,一夹马肚,手舞着宝剑跟在西宁王身后冲了出去。
托因眼看自己的兵越打越少,后续部队还未赶上来,而大宇那些“天杀”的步兵已在后面给未死透的蒙古骑士补刀了。他双眼通红地冲上去,被护兵死死拦住。下属劝道:大王,我等远道而来,敌方以逸待劳,且埋伏下如此众多的军队,再打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大王,我们先后撤吧。等明后天后续人马到了我们再做打算。”
托因其实早就心生退意,借了这个台阶立即下了撤退令。众骑兵闻令如蒙大赦,急急后撤五十里安营。
建武帝在城墙上眼见蒙古军退走也见好就收,传令鸣金收兵。待众将回城后,三皇子四皇子也跟着西宁王全须全尾地回城。虽然脸色不大好看,战甲上也染了不少血,但都很兴奋,看着建武帝骄傲地说:“父皇,我们杀了好几个鞑子兵,不曾给父皇丢脸。”
西宁王在一帝听得嘴角直抽抽。赶紧跟着说道:“陛下,两位殿下不愧是陛下的儿子,头一遭上战场居然杀了十来个鞑子兵,英雄非凡。”
建武帝斜了西宁王一眼,对自己儿子啥样心知肚明,不过好呆没怂不是?于是也赞了一句:“你二人做的不错,没给父皇丢脸。”
战后一统计,此役杀死蒙古骑兵八千余人,伤者无法计算;大宇军伤亡一万一。众将士很高兴:以前我们哪一次作战伤亡都在二比一以上,这居然基本达到一比一了,真不敢想。
在二比一“围欧”的情况下,伤亡率居然还是一比一?建武帝却表示相当不满意。
西宁王劝解道:“陛下,鞑子兵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大草原上骑兵作战又是鞑子的优势。此次战斗托因所部带着高昂的气势而来,若不是陛下布局巧妙、指挥得当,这样的伤亡比率是臣等不敢奢望的。来日再战咱们让遂发枪兵亮亮相,先给他们一个‘惊喜’。
建武帝问道:“听说托因那边也弄了个了几千人的遂枪队,不知他们的枪如何?”西宁王笑道:“陛下大可放心。他们的枪我们前一阵儿弄到了过几支,让军中的工匠看过了,那准度比咱们的差太远了。规格不统一,打十枪能有两枪打中就不错了。一看就是东拼西凑来的。”
建武帝狐疑道:“鞑子造的枪这样差?”西宁王幸灾乐祸道:“鞑子会造什么枪,他们的枪基本是从罗刹鬼那边买来的。罗刹鬼的枪也不是自己造的,是从欧罗巴洲那些国家买的。这么转了几手,到托因手里的枪都是淘汰的残次品,能打响就不错了。要不是怕陛下问罪,臣都想把军中用坏的枪卖给他们了,卖一把废枪的银子能造两把新枪了。”
建武帝顿时把眼睛一瞪:“有这等好事你怎不早上报?这件事你不许插手,待朕回去统一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