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毒辣的高悬空中,活像要把人身上唯一的一点水分也要榨干似得,
下方的黄色土地一大片密密麻麻如蚁群迁徙一般的人群,
一片片的往南、往中原逃去,寻求活路。
赵家也是人群中逃难的一员,仗着家里人多,平时赶路时,
寻常流民也不会不长眼来欺负他们,
因此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家里一人也没少,也算万幸。
但坏就坏在路上他们家还添了一人!
路上他们家四小子赵信的媳妇绿娘给他们赵家添了个姑娘草儿,
不是姑娘不好,他们赵家真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人家,
只是小丫头来的真真不是时候!
若是寻常日子,草儿生下来,他们老赵家也是要摆宴席的!
可逃荒这境遇,缺水少粮的,大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何况小的呢?
更别说这小丫头刚出生一周身子还一直发烫,可把全家人愁坏了!
尤其是草儿这丫头她娘,绿娘,知道现在吃食和用水紧张,全家都紧着自己和孩子,
但孩子还是病了,夜里一宿一宿的不敢睡,就怕闭上了,孩子也闭上了!
赵家的全家家当平时都放在一辆平板车上,
因为天热,车上还有用拆了的麻袋和树枝搭的遮阴棚,
给刚生产完孩子的绿娘和生病的孩子遮阴。
“绿娘,孩子怎样了?”
赵家老太端着一碗破旧木碗走到车边上问着里边躺着的绿娘,碗里面是层浅浅的水。
车里听到问话的绿娘小心地将孩子放在一旁的旧被子上,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还是滚烫的,
拿起一边的白布轻轻地擦拭孩子的额头,一边对赵家老太摇头,
“娘,下午麻烦您照看一下孩子了,让我出去找水吧。”
赵家老太一下急了,但还是顾念着孩子,没有大声说话,
“绿娘,你说,是不是有那个不长眼的到你面前说三道四了,
家里水还有,肯定够孩子用的,你刚……”
“娘,没有人,我只是一直这样看着孩子这样好不去,心里焦心,也想出去为孩子做点什么。”
绿娘低垂着的眉眼轻轻落下两行清泪,其实两人都清楚,
现在这个天气哪个地方不闹干旱,有水的地方,早就被先到的人抢光了,
家中其他人,也好几天没喝水了,现在只能祈祷下午到的地方有水了。
*
一到地方,绿娘就迫不及待地下了平板车,拿上装水、食物的容器和一把镰刀。
赵家留了老三赵礼和他媳妇桂花看护车上的老小和其他东西,同时做些琐碎杂事,
其他人包括各家小孩全部上山找食物和水。
一行10人避开了其他流民,往山里其他僻静地方去。
这座山在他们来之前,看样子被他们跟前不少流民来过了,山上的植被一眼望去全是光秃秃的。
“这样不行,只能再往里走了,”站
在一处坡上往里望去的老大赵仁叹息一口气,对其他人说道,
“我看对面山上依稀见着还有点绿,我们从这条小道过去快点,
别被其他人抢了先,去里面探探,外面是一点东西也没了。”
老二赵义和老四赵信一家都没有意见,大家都一起跟着老大赵仁往前着走。
随着日头渐大,眼看着还是没有找到水源和食物,赵家一大家子都有点着急,
于是决定以小家为单位分头行动,约定两刻钟后无论有没有找到都到这里集合,
为了安全也不能走太远。
选了东边的方向后,绿娘拉着自己的丈夫赵信就急不可耐的开始寻找。
终于在又翻了一座山头后,绿娘和赵信在一个背阴坡上找到一片快枯了的野菜,
绿娘欣喜地拉着丈夫说,“信哥,快!这菜还活着,还不少呢!
你在这挖,我去边上看看有没有水!”
说完,不等赵信回话她就拿着竹罐找水去了。
被留在原地的赵信理解绿娘的焦急,为了快点挖完去帮绿娘,
他也没废话立马蹲下来拿出工具开始挖这片野菜。
*
绿娘顺着野菜长势最盛的那片方向一直往前走,她怀揣着前方可能有水源的希望往前,
步伐越来越轻快,转眼就走到了这条道的尽头。
尽头是一座约两米高的山洞口,里面透着昏暗的光。
站在洞外的绿娘闻了闻似乎没什么奇怪的味道,用力捏紧了手中镰刀,
想了想还在生病的草儿,心下一横,直接走了进去。
进去走了一小段崎岖的路,绿娘眼前突然变的明亮起来,
原来她走出了刚刚那条狭窄的道路,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溶洞,
溶洞上方有一道巨大的裂缝,光就是从这道裂缝中照射进来的。
溶洞能看见的地方怪石峥嵘,而没有被光照射地方则是一片浓稠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