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却早已被一位老者察觉。
老者名叫李大山,原本是凉州一处山中的猎户,跟随流民,逃难至此。
他虽年迈,但眼神依旧锐利,洞察秋毫。
这日,李大山手持破旧的碗,颤巍巍地来到粥棚前排队。
他目光扫过人群,突然注意到了张阿三等人鬼祟的身影。
“哼,这些小子,定有不轨之心。”
李大山拿定主意,决定向大夏军告发几人。
轮到李大山领粥时,他故意靠近负责分发粥食的士兵,低声说道:“军爷,老夫有话要说。”
士兵闻言,抬头看向李大山,见他神色凝重,便点了点头:“老人家,且随我来。”
士兵将李大山带到了一个校尉面前。
校尉态度很好的询问道:“老人家,有什么话你且但说无妨。”
“老夫发现,流民营中似有奸细,他们鬼鬼祟祟,行踪可疑。”
李大山压低声音,将张阿三等人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士兵校尉。
校尉闻言,神色一变,立刻吩咐几个士兵,盯好几个细作,不要打草惊蛇,轻举妄动,自己则前去向上级报告。
校尉知道事情紧急,立刻找到赵云,向其汇报。
赵云得知消息后,眉头一皱,随即冷喝一声。
“这韩遂也真是异想天开,以为凭借几个细作就能搞出什么风浪?”
他立刻带领几个亲兵,亲自前去捉拿这几人。
等到他带人来到流民区时,张阿三等人此时还端着碗在等待领取粥喝。
“拿下!”
伴随赵云一声令下,他的几个亲兵如狼似虎的扑向张阿三几人。
张阿三几人见状,紧也没有反抗,很老实的任凭被抓起来。
赵云此时也走了过来,目光闪烁着,看着他们。
没想到,接下来,几人竟然同时跪倒在地。
“将军,我等愿意弃暗投明,投靠大夏军,还请给个机会。”张阿三将头磕在地上,如此说道。
还不等赵云说话,周围的众多流民百姓已经开始纷纷谴责几人。
“我早就看他们不像好人,没想到竟然是细作!”
“将军不要饶过这几个韩遂的走狗,他们在这里吃喝大夏军数日,不思感恩戴德,竟要做狼心狗肺之事!”
“我早就说了,大好的男儿不去投军,肯定是有问题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跪在地上的张阿三本人却是脸色越发苍白,十分羞愧。
“对,诸位父老乡亲说的对,我的的确不是人!”
“既然如此,今日也不再奢求将军宽恕,我等自行了断!”
说罢,张阿三等人站起了身,请求赵云给他们个痛快,也好以死谢罪。
赵云没想到此人倒是也有几分骨气和傲气,于是令人解了他的绳索,然后丢给他一把短刀。
“既然你有这等觉悟,我便成全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