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风门主峰大殿外熙攘不已,诸多内门骨干与各堂长老陆续到来。随着陆青雨成功步入金丹预备的消息传扬,刀王堂人马气势更显昂扬;而薛玄一虽仍维持筑基,却已为人所熟知——不只是刀王堂的核心盟友,也是一柄令人忌惮的“血矛利刃”。
主峰殿中,宗主与首席长老坐于上首,阵符堂、灵丹堂、刀王堂等高层列席左右;惩戒堂长老、刑堂代表亦在列,想来与苏临审讯情况有关。
果不其然,会前交谈中,已有长老暗示:“北域之事,或已坐实。”
不多时,宗主轻咳一声,大殿寂静下来。首席长老起身开口:“诸位齐聚,想必也已猜到。经过惩戒堂对苏临的多番搜魂审讯与蛛丝马迹推断,玄噬教真正的大本营,很可能在北域更深处。所谓的‘玄噬合阵’亦非虚言。”
-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刀王堂副堂主目光凝重:果然不出所料,北荒只是一块前哨之地而已。
惩戒堂长老呈上一份折简,上面记载苏临在数次神智恍惚间吐露的关键词:“北域雪海”、“玄噬合阵”、“九幽魔源”……虽不完整,却勾勒出一幅更大阴谋的雏形。
- 有人推测:玄噬教在北域雪原附近的某处深藏据点,酝酿一个规模远超北荒血祭的邪阵;
- 此阵若真成形,或许能汇聚极寒与邪力,引发更可怕血煞之潮。
首席长老神情冷峻:“若让他们得逞,我天风门与诸多正道势力恐难独善其身。故此,宗主与我商议,须先发制人——制定对北域玄噬势力的侦查与清剿计划。”
宗主目光扫过众人:“此番北域之行危险重重,我们无法大举出动, lest 整座宗门空虚,再被魔修钻空。只能派一支精英先遣队潜入北域侦查真相,找到玄噬教巢穴或‘玄噬合阵’线索,再视情况做进一步行动。”
- 此言一出,众人若有所思;副堂主当即起身:“刀王堂愿意承担此任。”
- 阵符堂长老也拱手:“本堂能派擅长侦阵弟子随行。”
宗主点头:“不错。此行需多方配合。由刀王堂带头,辅以阵符、灵丹堂部分精锐,还可征调其他分堂可靠弟子。重点是人数不宜过多,却要保证战力与机动。若遇大规模冲突,也能斩出一条血路或迅速撤离。”
- 金丹长老们彼此互望,明白这是场不见硝烟的探路之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灭。
首席长老忽然看向陆青雨和薛玄一:“二位皆是北荒大功之人,在和玄噬搏杀中历练丰富。若你们愿意,亦可随先遣队前往北域。一来壮大力量,二来也许能在实战中再度提升。”
- 陆青雨神色坚毅:“弟子无惧!我堂主不在身边时,我这金丹预备也要挺身而出。”
- 薛玄一拱手:“弟子亦愿同行。血碑之力若再陷战境,也许能更快突破。”
宗主对二人态度十分欣慰:“好,你们刀矛并肩,实力与默契兼备。此次若再斩获魔修头目,必为宗门再立大功。”
- 刀王堂副堂主在旁郑重道:“既如此,我堂会举力护持你们。任何艰险,我们一起扛。”
会议继续讨论北域先遣队的编制:
- 由刀王堂副堂主任队长,金丹级别核心;陆青雨(刚成金丹预备)与薛玄一、数名筑基后期好手组成第一小队;
- 阵符堂派出一位金丹长老和两名擅阵侦查的弟子;
- 灵丹堂与散修精英各数人负责后勤、伤药及信息传达。
首席长老布置要点:“先遣队隐秘潜往北域,摸清玄噬教据点与阵法布局。若势力难敌,勿贸然硬拼;必要时联络更大规模支援。切忌打草惊蛇,却要尽可能瓦解其前置哨点。”
- 众人谨记。副堂主合抱拳:“我等明白!”
会后,副堂主与陆青雨、薛玄一等聚在一处侧殿拟定行动细节。副堂主拍着陆青雨肩膀:“好不容易成就金丹预备,北域行当是你最佳实战。不要保留,放手去战!”
- 陆青雨颔首:“是。刀势需在生死中磨砺,我会尽力。”
- 薛玄一也郑重:“此行能随堂主共行,必然顺畅。”
堂内即刻调拨灵器、丹药、御寒装备(北域极寒),以及阵符堂特制的**“寒霜祛毒符”**。闻说北域除寒冷还有毒雾瘴气,各种变数颇多。
- 副堂主看向薛玄一:“你血碑之力虽可御血煞,但极寒环境能否适应?需慎重。”
- 薛玄一微微思忖:“石碑对寒气并无特别抗性,我会多备灵丹,倒也不惧。再说阵符堂有御寒阵法相助。”
就在先遣队紧锣密鼓筹备之际,天牢那边传来消息:苏临搜魂再度陷入瓶颈,因身体与神识过度损毁,长老担心再逼下去恐其立刻崩溃。
- 宗主权衡:“留着他活口也许还有价值,但此人能给的线索有限。先遣队出发后,就不要再过度纠缠。维持囚禁即可。”
- 副堂主心想:北域之探若成功,苏临就更无用。
临行前,陆青雨与薛玄一也获许去天牢外远观苏临囚室。隔着封灵结界,他们见苏临奄奄一息,似半死不活,却眼中仍留冷漠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