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第一公侯 > 第41章 北上广陵

第41章 北上广陵

汉代长江的出海口距离丹徒很近,长江在金陵北流之后,忽然转了一个弯,折而向东,最后在丹徒县以东数十里外,注入大海。

丹徒正对面便是广陵郡的江都县,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中原与晋、齐两国争霸,在江都县以北开凿运河,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沟通淮水与长江的水上交通要道——邗沟。在汉代时,这条运河也叫中渎水,是江淮地区水上运输的战略大通道。

江都县南有一个着名的渡口,名为瓜洲渡,后世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经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诗中名句。

三十余艘蒙冲斗舰顺着东南风,正快速的横渡长江,赶往瓜洲渡。

凉风习习,往来于丹徒和江都之间的民船也多,整个江面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显现着忙碌的样子。

大量从青州和徐州南下的流民在广陵郡聚集,然后在江都县的瓜洲渡登船,横渡长江,抵达吴郡的丹徒县。

刘谨坐在其中一艘蒙冲斗舰的舱室里,从船仓里朝外看去,江上船只往来如梭,都是满载着流民的民船。

刘谨一返回丹徒县就发布了有名的召四方百姓垦荒屯田令,许诺各地流民南归扬州,扬州丹徒诸县将为流民提供粮食、种子、农具和耕牛,消息传开,不止是江北的流民纷纷南涌,就是江南之地的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也纷纷前来投靠。

下邳陈氏在广陵郡和下邳国甚至组织人力,帮助流民南下。

“少主公,其实派个使者前去联络陈都尉即可,少主公无须亲自去的。”刘谨这一次秘密携船北上,带上了丹徒县丞王如。王如在丹徒之战的杰出表现,已经彻底赢得了刘谨的信任,进入了刘谨的决策核心。

刘谨摇摇头,派使者当然可以,却无法获得下邳陈氏的心。他与陈登本就是结拜兄弟,他知道广陵一战打的惨烈,这次秘密北上,有表明自己一方心意的用意,也有担忧陈登的原因在。

这次北上,刘谨的三十余艘蒙冲斗舰还护送着十余艘大货船,货船里装满了箭矢和弓弩等守城之物,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徐州不缺粮食和人口,但是缺武器,而恰恰通过丹徒和吴县之战,刘繇获得了庞大的军资。

与刘谨一起北上的是刘繇的亲信部将于糜,他的船队与刘谨在丹徒汇合后,一起北上,他是要去守海陵县的。

“元龙兄长已经与袁术军在堂邑以西鏖战数月,我亲自将这些东西送过去,也有坚其心,鼓其士气的作用。”

从江都县到堂邑并无水路相通,船只到达广陵郡江都县后就要将货物卸船装车,从陆路运抵堂邑。

众人一连走了三日,终于于二十三日抵达堂邑。

堂邑扼守滁水要道,陈登利用滁水阻击桥蕤、张勋大军,将袁军牢牢地的堵在滁水以西。陈登也没想到刘谨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来堂邑,两人在城门口热情的拥抱起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子慎啊,我没想到你会在此时来堂邑。”

陈登抓住刘谨的手,两人极其亲近,在暮色中,紧紧相拥。

“大哥,小弟来晚了。”刘谨有些动情的说。

在刘谨的脑海里,眼前的陈登是除了许子将之外第二个将自己引为知己之人,刘谨有些动作甚至是下意识的,他都觉得颇为诧异。

陈登在历史上的威名刘谨是熟悉的,只是没想到他居然和自己有这么深的渊源。

“不晚不晚,唉,你不应该来的,你前番信中还说丹阳的战事恐怕近在眼前,此时来北边,不会出什么事吧。”

陈登是真怕中间有什么曲折,刘繇的扬州也好,还是陶谦的徐州也罢,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刘谨摇摇头,道:“丹阳战事尚有些时日,我担心袁术这边攻势太猛,大哥伤亡太大。因此给大哥送一些东西过来。”

说着指着陆续运进城的马车,他指着马车道:“这些车里所装的都是大哥守城的急需物资,大哥派人去清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凭实力截胡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