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说的对,其实刘备我也是听过的,乃是涿郡人,中山靖王之后,与家父同为汉室宗亲。按照辈分,我也得称呼一声叔伯啊。”刘谨见太史慈已经说到这里,也就不再隐藏自己的想法。
“少主公,话虽如此,恐怕以目前刘备的官职,要想领徐州牧不是一件易事啊。”崔长卿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太史慈率先问道:“崔县令何出此言?”
“太史校尉不知,在下家是琅琊郡人,于徐州之事略知一二。徐州六郡,北部琅琊郡、东海郡等郡与南部广陵、沛国等郡其实认同感并不强,尤其是陶谦主政徐州以来,将郡治迁往东海郡的郯城,北徐州的诸豪族均得到重用,对南徐州其实有所压制。这一次,曹操南下,屠杀徐州北部诸县,北徐州的诸豪族损失惨重,实力大减。而南徐州的下邳陈氏等豪族却反倒实力有所上升,这一升一降,对徐州来说并不是好事。”
太史慈将手支在下巴上,抬头看向刘谨,惊问道:“崔县令的意思是若刘备得不到下邳陈氏等南徐州豪族的支持,无法彻底整合整个徐州的战力?”
“不错,而且现在徐州面临北部曹操,西部袁术两方强敌的围攻,紧紧依靠残破的徐州一州之力恐怕已经无法全身而退,下官认为,少主公应该立即给主公上书,继续实行联合徐州之策,如今丹阳、吴郡暂时安定,百废待兴,若能遣使者说合南北徐州豪族共同支持刘备,同时联络北海孔融,冀州袁绍,则徐州必不失于袁术,徐州不失,则扬州安定。”崔长卿此策可以说是有极高的战略眼光,有徐州在,便能牵制袁术的大部分军队,若没有徐州的牵制,恐怕刘繇也不可能这么快拿下扬州两郡。
一番交谈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餐的时刻,刘谨便令史伯安排午饭,众人边用宴,边继续讨论目前面临的危局。
“崔县令说的极是,我也有此担忧。刘玄德目前在徐州的威望还是不足啊。”
太史慈沉吟片刻道:“少主公,末将请命,前往徐州助战,一方面协助陈校尉守城,另一方面,也可以游说下邳陈氏支持刘玄德。”
刘谨摇摇头,这人是要派,不过太史慈派不得,他作为自己帐下的头号战将,现在丹阳未稳,编练新军又需要大将坐镇,更重要的是自己卧榻之旁,还有笮融这头凶虎和吴景这只饿狼虎视眈眈。
“不,兄长不能去。我准备让你驻守丹阳县,一方面替我招揽诸县山越,作为牛渚的后盾;另一方面,也要给我死死盯着笮融这只凶虎。”
“少主公?”太史慈没想到刘谨对他信任至此。
刘谨笑道:“看来还是需要我去一趟广陵。”
“少主公,你这几个月一直马不卸鞍,人不卸甲,该休养一段时间才是,就算我不能去,还可另派他人前往。”太史慈不愿意刘谨如此奔波。
刘谨举杯与众人喝了一杯酒,接着道:“唉,大乱将至,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休养,必须趁着这个时机有一块立足之地,方能在乱世求存。兄长驻守丹阳,为我南部门户,长卿与思儿驻守秣陵,居中侧应。王如驻守丹徒,关我北部门户,我就是人在徐州,也安心啊。”
众人见劝不得,也不再强求。
刘谨有一句话,他们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乱世将至,就是他们也能深切的感受的到。他们知道,刘谨胸有大志,跟着刘谨,以后说不定或有滔天富贵。
“少主公既然要亲自去徐州,那下官为少主公推荐两人,此两人皆江淮间大才,一人乃广陵郡江都县人张竑张子纲,还有一人乃彭城县张昭张子布,此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现在为避战乱隐居江都,若少主公能请的此二人出山,则于少主公有大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