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知道,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尤其是长安朝廷会在这一年发生大变,李傕和郭汜会为了争夺朝廷的控制权大打出手,迫使汉献帝东归洛阳。
汉献帝会经历极其艰难的一段历程,如果能自己能尽快稳定丹阳和豫章郡的情势,无疑能给汉献帝实质上的支持,这无论是对大汉朝廷还是刘谨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刘谨南返之后,本应第一时间去吴县拜会父亲,将北边的情况相告,但他想来想去,还是先回金陵一趟,一方面是为霍思的安全亲自做些准备,另一方面也是要亲自了解一下管辖诸县的情况后,能与父亲有一个好的交流。
众人来到议事厅,刘谨将霍曦推到自己身旁,他知道霍曦是难得的女良谋,因此大事也从不避她,反而会事事让她参与谋算,这对霍曦来讲,无疑是种重要的肯定。
崔长卿现在是刘谨帐下第一谋士,又掌管着诸县的屯田事,在刘谨众文臣中,地位仅次于王如。
他也不隐瞒自己的看法,轻抚着自己的胡须,道:“少主公,下官以为豫章郡之事,急不得。”
崔长卿一言惊起千层浪,不仅刘谨有些对这个看法意外,就是之前留守的诸将也纷纷投来狐疑的目光,不知道崔长卿此言什么意思。
太史慈和王如对视一眼,刘方、霍真等人都纷纷侧目,等待崔长卿的进一步解释。
崔长卿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笑了笑道:“少主公,下官的意思是少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经夺取了鄱阳和彭泽等三县,在战略上此时已经拿到了豫章郡的主动权,此时,我们宜静不宜动,至少在朱皓和诸葛玄分出胜负之前,我们静观其变比出动出击要好。”
崔长卿本是并州人士,并州大乱后,举家南迁,被原丹阳太守周昕举荐为句容县县长,颇有治绩和民望,与周昕关系也非同一般,所以他的意见很有参考意义。
“崔大人意思是我们在豫章郡采取守势?”太史慈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错,诸葛玄背后有袁术撑腰,未免没有用诸葛玄来牵制主公的意思,主公支持朱皓,便是支持朝廷,于名分上有大义,只要少主公的彭泽军在,诸葛玄便掀不起什么风浪,想反,现在却是少主公彻底扫清丹阳的绝佳机会。”
刘谨被崔长卿说的大为心动,他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其实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就是能彻底在丹阳站稳脚跟,不然又想要丹阳,又想要豫章,反倒有些过于贪心了。
刘谨微微皱眉,他有些不明白崔长卿口中的绝佳机会是什么意思。他现在已经是丹阳都尉,而且掌握着牛渚前线的大军和粮草,在丹阳的地位仅次于太守周昕,甚至在某些意义上讲刘谨的实权还要高过周昕。他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等于就要向周昕夺权,目前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周昕也没有站到自己的对立面,恐怕就是自己有这想法,自己的便宜老爹也不会同意。
刘谨沉默不语。
太史慈道:“崔大人,这是何故?哪有我们优势在手却放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