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第一公侯 > 第123章 笮融又坏事了

第123章 笮融又坏事了

熟知后世历史的刘谨知道,五胡乱华的的一个最直接后果便是造成南北朝近四百年乱世,尤其是汉族在中原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屈辱和危机。

“少主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其实边郡地带胡多汉少的问题已经出现多年了,原因嘛无外乎就是我朝边地军备废弛,而内附的胡族成为我们的战场先锋,反过来又进一步让我朝边兵的战斗力腐化。”崔长卿不无痛心的说道。

他出身边塞,对边塞的情况很了解。

自东汉以来,先是为了节省国家财政,避免地方上出现割据势力,汉光武帝刘秀罢郡国兵,造成国家兵源枯竭,士兵战斗力差。后来,南匈奴内附,乌桓鲜卑等族也跟着内附,朝廷为了安置这些归附的胡族,便允许他们为汉朝守边,成为汉朝的打手,雇佣兵。胡人尚武,尤其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成为整个汉王朝不可或缺的军事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对胡人兵马的依赖性也越发的强起来。

这便是现在内附胡族尾大不掉的根由。

西边的羌族,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南方的山越,其实都有着类似的问题。

刘谨点点头,他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更多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后果,但并未细想,此时听崔长卿分析个中历史缘由,对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之前窦宪大败北匈奴,军中主力便是南匈奴骑兵和鲜卑部落。赵充国将军安定西羌,军中精锐也以投效朝廷的羌族部落居多。”

刘谨点点头,沉吟片刻,说道:“听长卿一席话,只觉得茅塞顿开,此番我在幽州,发现幽州边郡,已经成乌桓人之牧场矣。思来令人气愤神伤。”

崔长卿知道刘谨问这件事必有缘由倒没想到刘谨是因为这个,从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崔长卿也知道刘谨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无论是谁,看到这种胡族凌驾于汉族之上的情景,心中都会产生不适。

只是,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非短时间内所能改变。

况且朝廷经历黄巾之乱,董卓专权,地方诸侯已经纷纷而起,对胡人的威慑力就更为减弱了。

“少主公所言确实是我辈之同感,只是当下以我们的实力,尚不能与他们撕破脸皮。”崔长卿已经知道刘谨与袁绍,刘和结盟,这就免不了要与三郡乌桓甚至鲜卑部落打交道。他还真怕刘谨意气用事。

“我明白。今天同你说这番话只是想提醒自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后与他们打交道,还是多留点心眼。三郡乌桓处事,不遵礼仪,不效忠义,只看一个利字,我强则彼臣服,我弱则彼欺辱,这一点我江东诸将必须牢记。”

正说话间,太史慈也赶了过来。

刘谨看着太史慈,笑道:“大哥来的慢了,可是错过了长卿的一番至诚之论啊。”

太史慈面色不愉,他拿着一封密信,沉声道:“少主公,出事了!”

刘谨微微一楞,看太史慈的眉头紧蹙,知道事情不小,与崔长卿互相看了一眼,问道:“出了什么事?”

“主公派笮融前去庐江为庐江太守陆康护送军粮,可笮融回信说,他押运的粮草在巢湖遭遇巢湖匪盗,所有粮草辎重尽没于贼。”

什么!

刘谨大惊。

庐江太守陆康受到袁术大军的进攻,处境艰难,他之前派了儿子陆俊前来扬州求援,自己的父亲虽然没有答应直接出兵相救,但应允了陆俊会派兵送一批粮草辎重去舒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凭实力截胡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