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凤君所提出的受灾赈灾方案,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高产粮种,可谓是功在千秋,流芳百世的好事。
在此期间,太子对姬凤君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最初,太子对姬凤君怀有的是单纯而热烈的喜爱之情,那时的他,深深被姬凤君的美貌与独特气质所吸引。
然而,随着姬凤君在朝堂上一次又一次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提出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并且执行的颇有成效。
尤其是在解决饥荒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太子对她的感情逐渐从男女之间的喜爱,升华为对其才华的由衷欣赏。
一日,太子与皇帝在御书房商讨国事。
太子道:“父皇,如今姬凤君在朝堂上屡建奇功,儿臣认为她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皇帝点头:“是啊,此女聪慧过人,心怀天下,实乃我朝之幸。”
“只是,她告知朕江湖中千杀门一事,朕放心不下,你也需留意。”
太子神色一正:“儿臣明白,定与姬侍郎一同查清此事。”
说到这,太子顿了顿,道:“父皇,近期,不少大臣与姬侍郎走的很近。”
皇帝眉头一挑,道:“你有什么看法?”
太子沉默了一瞬道:“并非儿臣有什么看法,只是有不少人都在传言,姬侍郎如此优秀,想必并非是女子不如男。”
“若是让他们的女儿,妻子也有同样的权力,或许比姬侍郎还要优秀。”
太子终究还是把这句话说了出来,最近不是一个两个人,向他进言,是否陛下有心用女官。
皇帝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把话递了回去,道:“太子怎么想?”
太子看不出皇帝的喜怒,但他看得出陛下对姬凤君的欣赏,于是他道:“世上又有几个姬凤君?”
皇帝笑了,道:“别说女子,就是这满朝文武,有几个有她如此赤诚的心的?”
“如此惊艳才绝之人,绝不会止步于吏部侍郎,她是朕留给的你的肱骨之臣。”
“朕老了,只有看人这一道还可以,等朕驾崩之后,这国家都是你的。”
“到时候,你想如何做,就看你自己了……”
太子被皇帝的话说的心惊肉跳,但他却看到了皇帝眼中的认真,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
不由的鼻头一酸,原本想说的话也咽了下去,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
“父皇,儿臣之前对姬凤君多有追求之意,如今她志不在后宫,儿臣也决定放下,还望父皇能为儿臣赐婚。”
“偌大的太子府,总叫一个侧妃管着,不像个样子,儿臣需要一个太子妃。”
见他说的真心,皇帝从一堆折子中,抽出了一本册子,递给太子道:“你终于开窍了。自己看看吧!”
册子上都是皇帝经过多方查证之后,认为不错的人家,不论选哪个,对太子来说都大有裨益。
太子只随意翻了翻,道:“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皇帝思索再三,权衡各方因素之后,将出身百年清流世家的王家嫡女王落葵指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