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蓉想着是大集,还花钱买了些田螺和紫苏叶子,明日她打算多做几样吃食。只是家里的桶不够了,秦蓉拐到了杂货铺花了三十文钱买了一个桶,又花了八十文钱买了几套碗筷。
就这一会儿,今日赚来的钱就花掉了不少,但是这是必须要花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明日的白桃牛乳茶针对的是有闲钱的人家,总不能也装到竹筒里,这样卖不上价。
把东西备齐后,秦蓉只觉得有些饿了,正好,西市的馄饨摊还开着,秦蓉坐了下来跟卖馄饨的老大娘要了一碗馄饨。
这家馄饨摊在西市开了许久了,味道一般,但是胜在量大。
这馄饨味也太淡了,秦蓉想着就从菜篮子里拿了个小罐子,倒了点虾粉提鲜。老大娘见状乐呵呵地走了过来,“小娘子,可是我这儿的馄饨不合口味?”
老大娘在这家馄饨摊开了许久,原本她的相公在的时候馄饨的口味还是很好的,她相公去世后,这馄饨摊的生意就逐渐差了起来。老大娘的儿子和闺女都是有出息的,也孝顺,见老大娘执意要经营这馄饨摊,哪怕是没能赚多少银钱,他们也很支持,更是时不时来帮忙。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他们娘的念想。
秦蓉笑着道:“阿婆,这馄饨对我来说略淡了些。”
老大娘知道秦蓉每日都来卖鱼丸,她家里人都爱吃秦蓉做的鱼丸,那滋味别提多鲜了。
老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小娘子,我知道你的手艺好,我的手艺不行,这馄饨摊是我家老头子的,他去世后,我便接了过来,只是我的手艺始终是差了些,不知道……你能不能指点一二?”
原主的记忆里有关于这家馄饨摊的记忆,那时原主还小,秦老娘带着原主来镇上,因不满她娘生的都是闺女便自己带着秦铁山的小儿子坐着吃馄饨,让她在一旁看着。馄饨摊的老大爷见原主实在是可怜,小小的人低着头站在一旁,于是便把原主拉到了一旁,然后笑着舀了一碗馄饨给原主,让原主躲到后头去吃。
那一碗馄饨的滋味,让原主记了好久好久。
想到这儿,秦蓉的面上更是带了一点温情,“阿婆,你这馄饨鲜味不够,可以减少点量,增一点鲜。”
老大娘有些疑惑,“如何增鲜呢?”
秦蓉笑着道:“阿婆,您去舀一碗馄饨来。”
老大娘依言去舀了一碗馄饨来,秦蓉在馄饨里加入了自己做的虾粉,接着把馄饨推给了老大娘,“阿婆,您再试试?”
老大娘舀了一勺馄饨送进了嘴里,眼睛瞬间就亮了,果然鲜了不少。
“小娘子,这粉你可能卖我一些?”
秦蓉道:“自是可以,可是我手上没有现成的,我现做大约要个十日左右,您可愿意等?”
老大娘高兴的正要点头,随即又想起了自己还没问价钱呢,她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小娘子,不知道这价钱要几何?”
秦蓉算了算要用到的虾子,于是道:“这一罐大致能用三十几日,算您九十文一罐可好?”
老大娘没想到竟然这般便宜,忙点头道:“可行,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