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听闻司马光又有新动作,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冷峻:“这个老顽固,还不死心。”
武松在一旁,拳头握得咯咯作响:“哥,咱可不能任由他胡来,得给他点颜色瞧瞧。”
林冲也附和道:“皇上,我们得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武大郎目光坚定,扫视着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大声说道:“兄弟们说得对,咱们不能等着他把刀架到脖子上。”
此时,宫殿里气氛凝重,只能听到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武大郎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眼睛突然一亮:“咱们可以这样,先派人去各地打探消息,摸清楚哪些旧势力有异动,然后各个击破。”
鲁智深咧着嘴大笑:“俺就喜欢这样干,直捣黄龙。”
武大郎看着这群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下令道:“武松,你带一队人去南方;林冲,你去北方;鲁智深,你去西方;我带着柴进等人坐镇中央,随时支援。”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去了。
武大郎站在宫殿门口,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决绝。
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他必须胜利,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北宋的命运。
“兄弟们,出发!”武大郎一声令下,众人迅速奔赴各自的战场,只留下武大郎高大而坚毅的背影矗立在风中,那风中仿佛已经夹杂着远方叛乱的血腥气息。
武大郎一声令下,梁山好汉们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武松在南方战场,一路过关斩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简直就是人形推土机。
他手持两把雪花镔铁戒刀,刀光剑影间,叛军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还有谁?!”武松一声怒吼,吓得叛军头子肝胆俱裂,直接跪地求饶:“好汉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您,还请高抬贵手!”武松冷笑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刀结果了叛军头子,其余叛军见状,纷纷缴械投降。
与此同时,林冲、鲁智深也在各自的战场上大显神威,所向披靡。
林冲的丈八蛇矛使得出神入化,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鲁智深的水磨禅杖更是虎虎生风,砸得叛军鬼哭狼嚎。
消息传回京城,武大郎龙颜大悦,大赞:“兄弟们都是好样的,永远的神!”
武大郎并没有对投降的叛军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宽大处理的政策,只惩罚了罪魁祸首,其余人等一律赦免。
此举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各地百姓纷纷歌颂武大郎的仁义之举,称他为“仁义天子”。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之中。
在平叛的过程中,武大郎和兄弟们相互扶持,患难与共,他们的兄弟情谊更加坚不可摧。
武松每次打了胜仗,都会第一时间给武大郎写信报喜,信中充满了对哥哥的敬爱和思念。
林冲、鲁智深等人也经常与武大郎书信往来,交流战况,互通有无。
武大郎看着兄弟们寄来的信,心中暖流涌动
“哥,南方已平定,我明日便启程回京。”武松的飞鸽传书带来了捷报。
武大郎看着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正欲提笔回信,却突然听到宫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皇宫之外的喧嚣声,如同夏日午后的闷雷,震得武大郎耳膜发麻。
他放下手中的笔,眉头紧锁,走出宫殿,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