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窑革新启征程
夜风裹挟着一丝凉意,吹散了药铺前的喧嚣。
苏云澜听闻萧十一少爷带来的消息,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杏眸中却燃起熊熊的火焰。
她放下手中的医书,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走,去看看。”
她转身的动作干脆利落,淡青色的裙摆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萧煜寒紧随其后,高大的身躯宛若一座坚实的堡垒,无声地守护在她身旁。
他深邃的眼眸中,倒映着苏云澜坚定的身影,闪烁着信任与支持的光芒。
一行人快步走出药铺,街上原本热闹的人群,在看到苏云澜和萧煜寒后,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他们毕竟,苏云澜不仅是他们敬佩的神医,更是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城西的瓷窑,此刻灯火通明,却少了往日的喧闹。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夹杂着泥土的腥味,令人感到不安。
苏云澜走进院中,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几个窑工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脸色黯淡无光。
“嫂子,四哥。”萧十二少爷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苏云澜环顾四周,随即锁定了站在人群最前方的宋窑工。
他双手抱胸,身形佝偻,脸上布满了褶皱,像极了饱经风霜的枯树皮。
他眼神浑浊,目光中透露着深深的抵触与不屑。
苏云澜迈步上前,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柔和,“宋师傅,我听闻瓷窑出了些状况,不知发生了何事?”
宋窑工冷哼一声,声音沙哑而低沉,“老朽的窑烧了半辈子,从未出过这等纰漏,依老朽看,这都是邪门歪道惹的祸!”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指责,似乎矛头直指苏云澜。
苏云澜微微一笑,并不动怒,她早就料到会遭到传统窑工的抵制。
“宋师傅,您经验丰富,我十分敬佩,但如今的瓷器样式陈旧,销路不畅,我们是否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宋窑工听到这话,更加不悦,他胡须颤抖,嗓音陡然提高,“什么新方法?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岂是你说改就改的?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根本就不是瓷器!”
他态度强硬,寸步不让,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将苏云澜的革新想法挡在了门外。
周围的窑工们,也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带着担忧和不安。
苏云澜看着宋窑工坚决的眼神,知道此刻多说无益,她停顿了片刻,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脸上,映得她精致的容颜更加动人心魄。
她朱唇微启,说出的话却让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既然如此,那便先这样吧。”她转过头,对着萧十二少爷轻轻点了点头,“十二弟,把窑里的年轻学徒都叫来。”
苏云澜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一脸不屑的宋窑工。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她竟没有继续劝说,而是选择直接放弃。
这让原本准备看一场激烈辩论的人们,纷纷感到不解。
不一会儿,十几个年轻的学徒,陆陆续续地围拢过来,他们衣衫朴素,脸上带着尚未褪去的稚气,眼神中却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
他们看着眼前这位神医娘子,心中既有敬畏,又带着一丝期盼。
“你们之中,可有人愿意相信,瓷器可以变得更好吗?”苏云澜的目光,在这些年轻的脸庞上扫过,语气柔和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她没有直接说出革新的计划,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人群中,一个少年率先站了出来,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正是学徒李少年。
“我相信!苏娘子,俺相信你说的一切!俺们窑里烧出来的东西,样式都老掉牙了,早就卖不出去了。”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血。
苏云澜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她的目光落在了李少年的身上,语气中带着鼓励:“很好,你很勇敢。我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我告诉你们,未来的瓷器,不仅仅是摆设,它们还可以是艺术品,是能够创造财富的宝贝。只要你们肯用心,就能掌握新的技艺,获得更多的回报。”
她的话语就像一颗颗火种,点燃了学徒们心中的热情。
他们纷纷点头,他们看向苏云澜的
站在一旁的宋窑工,看着学徒们逐渐被苏云澜说服,心中的那份固执开始动摇。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原本不屑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不安。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选择了沉默。
他感觉到,自己坚守的那些陈旧观念,似乎正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撼动。
苏云澜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她清亮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学徒的脸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她转身看向身后的瓷窑,幽幽地说了一句:“明天,我们开始。”
就在此时,一股温暖的力量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她转过头,看到了萧煜寒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眸,他没有说话,但
月光如水,倾泻在瓷窑的院落里,为这片略显颓败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银辉。
苏云澜感受到手心传来的温热,那是萧煜寒坚定而有力的温度。
她转头,与他深邃的目光交汇,那里盛满了信任与支持,仿佛能融化一切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