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要采取的经济保障措施:
1.贸易管控
1.加强对边境贸易的管控。对于进出边境的商人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阿拉伯间谍混入其中。同时,对战略物资的贸易进行限制,比如严禁向阿拉伯人出售铁、马匹等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
在边境地区,贸易的管控措施日益严格起来,边境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凝重。边境的守卫力量大幅增强,层层的关卡像是严密的筛子,对进出边境的商人进行事无巨细的严格审查。
每一个想要跨越边境从事贸易的商人,都必须经过多道程序的核查。他们的身份背景被反复查验,从籍贯到家族成员,从过往的贸易记录到此次出行的目的,所有信息都被详细记录并严格比对。负责审查的官员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因为他们深知,在这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极有可能混有阿拉伯间谍。这些间谍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旦潜入境内,便可能窃取机密,对国家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负责审查的人员会详细询问商人的行程路线,是否在途中有异常的停留或者接触。商人携带的货物清单更是被仔细核对,不仅要查看书面记录,还要抽检实际货物。
对于那些声称携带普通货物但行为举止却有些慌张的商人,审查人员会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他们会将商人暂时扣押,对其随行人员分开询问,以确保口供的真实性。如果随行人员的回答存在哪怕一点出入,就会对整个商队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排查。这种排查包括检查商队的住宿用品、饮食储备等一切可能隐藏物品的地方,甚至会对商队的牲畜进行仔细的搜查,查看是否有夹带违禁品的可能。
与此同时,对于战略物资的贸易更是被加以重重限制。铁,这种能够被打造为兵器的关键物资,马匹,战场上极为重要的机动性力量来源,被明确列为严禁向阿拉伯人出售的物品。边境的贸易管理部门发布了明确的禁令,在各个贸易口岸张贴告示,告知所有商人,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私自向阿拉伯人出售这些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物资的行为,将面临极为严厉的惩罚。
贸易管理部门还专门成立了稽查小组,这些稽查人员会不定期地巡查边境各个可能存在走私通道的区域。他们乔装打扮,混入商人之中,以便发现那些暗中交易战略物资的不法行为。守卫们在边境线上严密巡逻,对每一批货物都仔细检查,无论是大型的商队还是零散的小商贩,都无法逃避这种严格的监管。
对于大型商队,守卫们会要求其将货物全部卸下,逐一检查。每一件货物都要经过金属探测器等工具的检测,确保没有夹带铁制品。马匹则要被集中牵到特定的区域,检查马的品种、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同时查看马匹的健康状况,防止有人以病马充数,暗中走私良马。
在检查过程中,会有专业的马夫对马匹进行评估,查看马匹的年龄、体型、耐力等特征,判断是否为适合军事用途的马匹。对于那些零散的小商贩,虽然货物量少,但审查也毫不松懈,小到一把铁制的小刀,都不被允许带出边境售卖给阿拉伯人。而且,在边境的各个要道,还设置了二次检查点,以防有漏网之鱼。即使商人通过了第一道关卡,如果在二次检查点被发现问题,也会被立即扣押并严肃处理。
2.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减少对经过阿拉伯人势力范围附近的贸易路线的依赖。可以通过海上贸易,与更遥远的北欧或者北非沿海地区建立贸易联系,从而保障拜占庭的经济收入。
拜占庭帝国若想要稳固自身的经济状况,就必须积极探寻开辟全新的贸易路线。在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下,经过阿拉伯人势力范围附近的贸易路线存在着诸多难以预测的不稳定因素。
由于阿拉伯势力的不断扩张与变动,这条贸易路线充满了变数,例如可能会面临高额的过境税、贸易限制甚至是贸易中断的风险。阿拉伯人在其势力范围内,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对过往的商旅征收高额的税费,这对于拜占庭的商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随着阿拉伯势力与拜占庭之间关系的波动,贸易限制随时可能出现,诸如限制某些特定商品的流通或者提高贸易的准入门槛等。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双方关系恶化,贸易中断的情况就极有可能发生,这将对拜占庭的经济稳定与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